北路梆子是山西忻州市的一個當地民間戲種,又名上路戲,系山西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北部的大同、朔州、忻州以及內蒙、河北的部分地區。其演唱特點是慷慨激昂,穩健粗獷,聲調高亢,很有力度,充分體現了當地勞動人民質樸、深厚、豪爽、大方的性格,頗具地方特色。郭沫若同志曾用“聽罷南梆又北梆,激昂慷慨不尋!钡脑娋,來贊譽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大約形成于十六世紀中葉,至清嘉慶、道光年間的十九世紀初葉已趨于成熟,盛行于朔州一帶。本世紀初至30年代中期北路梆子班社眾多,名伶迭出,是北路梆子發展的鼎盛時期。期間最著名的藝人是“老十三旦”侯俊山(其代表劇《玉堂春》、《珍珠衫》、《黃鶴樓》和《云遮月》)、劉德榮(工青衣,曾為清宮廷演出并獲慈禧重賞,善演《血手印》、《三娘教子》和《蘆花案》等)。30年代中期以后北路梆子日漸凋敝,藝人飄零,班社解體。50年代中期,地方政府的資助和扶持使北路梆子得以復興,一些幸存的老藝人如賈桂林、高玉貴、董福和王玉山等,在培養青年演員的同時,發掘整理了300余出傳統劇目,并演出了傳統戲《金水橋)、《王寶釧》、《血手印》、《劈殿)和《訪白袍)等。1980年由賈桂林主演的《金水橋》搬上銀幕。
該劇種有三大表演流派,即大同“云州道”、代縣“代州道”和河北蔚縣的“蔚州道”。北路梆子的唱腔結構屬于板腔體,有“慢板”、“夾板”、“二性”、“垛板”、“流水板”、“三性板”、“倒板”、“滾白”、“介板”、“花腔”等!皝y彈”為路梆子的唱腔統稱。傳統的樂器有“梆胡”、“二弦”、“三弦”、“四弦”,通稱“四大件”。此外,還有“笙”、“管”、“笛”、“嗩吶”等。以上都屬于文場。武場樂器有:板鼓、馬鑼、鐃鈸、手鑼、梆子、戰鼓、堂鼓、碰鈴及小音鑼等。
山西忻州市北路梆子傳統劇目主要有:《打金枝》、《算糧》、《金水橋》、《哭殿》、《斬黃袍》、《血手印》、《鍘美案》、《蝴蝶杯》、《斬十王》、《訪白袍》、《回龍閣》、《轅門斬子》、《九件衣》、《楊八姐游春》、《畫龍點睛》等近200多個。
北路梆子,是蒲州梆子擴展的產物,是蒲劇北上演出留下的劇種,逐漸與當地語言和民間音樂結合融化而形成的新的劇種。北路梆子老藝人代代相傳,有幾句順口溜:“生在蒲州,長在忻州,紅火在東西兩口(指張家口至包頭一線),老死在寧武朔州!睂幬淇h、朔縣一帶是山區,許多老藝人上了年紀之后,到這一帶搭班混飯,直至老死,可見這一帶是北路梆子的重要基地。過去的北路梆子演員中,不少演員是蒲州人,道白也說“蒲白”。即使本地人招收“娃娃班”,也請蒲州老師教戲。雖然北路梆子和蒲州梆子關系密切,淵源很深,但其劇目內容,表演手法,以及音樂旋律都不同于蒲州梆子。目前,朔州境內無專業的北路梆子劇團,但常有忻州、大同一帶的北路梆子戲班來此演出,觀眾十分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