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陵二十四樂伎石刻雕塑是迄今所見唐五代音樂舞蹈資料中最全面系統和最直觀真實的一種。永陵棺床南、東、西三面刻有一組完整的宮廷樂隊。其中舞伎2人,樂伎22 人,演奏的樂器有20種23件,融合了胡樂(主要是龜茲樂)和清樂(漢族傳統音樂)兩大系統。在我國同類文物中,樂舞場面最大,樂器種類最多,氣勢最為恢弘,表現出晚唐五代宮廷樂隊的盛大規模及壯闊場景。
彈豎箜篌樂伎——二十三絲動紫皇
彈豎箜篌樂伎——二十三絲動紫皇:該樂伎豎抱箜篌于胸前,頭部略向左傾,臉面貼近豎箜篌,雙手從兩面撥動琴弦。翻飛的衣袂、凝神演奏的情態栩栩如生。 豎箜篌是一種由樂弓演變而來的弓形豎琴,為現代豎琴的前身,源出古代西亞,東漢代末年由中亞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豎箜篌因下部有肘木可多安弦,故弦數可多達23根。琴身可置于地面而空出手來“雙手齊奏之”。唐五代時期,豎箜篌是深受人們喜愛并廣為流傳的一種樂器。在敦煌壁畫中,既有較多唐五代時期的豎箜篌圖像。
擊毛員鼓樂伎——擊鼓吹簫相應和
擊毛員鼓樂伎——擊鼓吹簫相應和:該樂伎頭略左傾,身體微側,右手略上揚,拇指內收于掌心,作以指尖擊打狀。毛員鼓屬以雙手掌面或指尖由雙面擊打發聲的小型細腰鼓,鼓身比和鼓略短,形似現代朝鮮族的杖鼓。此種鼓源出印度,漢魏時期經中亞由絲綢之路傳入中原,在隋唐時期主要運用于燕樂中。五代前蜀時期,毛員鼓仍與其它樂器配合使用,宋代以后則很少使用。
擊答臘鼓伎——指揩聲震動九方
答臘鼓樂伎——指揩聲震動九方:答臘鼓一般認為源出西亞或南亞,漢魏時期經中亞由絲綢之路傳入中國。鼓體形似羯鼓,但略粗大、鼓面寬短。雙面發聲,演奏時以左手托鼓于胸、肩部,以右手指揩彈出聲,故又稱“揩鼓”。其聲尖亮而急促,為唐代流行鼓樂之一。
擊羯鼓樂伎(東)——羯鼓聲高眾樂停
擊羯鼓樂伎(東)——羯鼓聲高眾樂停:擊羯鼓樂伎為二名,棺床右側的一位面向身體右側的鼓體,雙手持杖同時擊打鼓面。羯鼓鼓筒呈圓柱形,體短小,中腰略粗,兩面鼓膜以繩拉緊。演奏者以雙杖由兩面擊打,故又稱兩杖鼓。演奏時鼓體下方置墊方形臺座,稱為“牙床”,用于支撐固定鼓體,以便用雙手擊鼓演奏。 “羯”是我國古代西北少數民族之一,因羯鼓“出羯中,故號羯鼓”。羯鼓系一種外來樂器,東晉時從印度經中亞傳入中國。
擊齊鼓樂伎——一聞齊鼓意氣生
擊齊鼓樂伎——一聞齊鼓意氣生:該樂伎左手扶鼓腰置于盤曲的左腿上,右手執杖擊打鼓面。齊鼓形狀頭端大尾端小,因鼓面凸若肚臍,故稱齊鼓,為以單手敲打的杖鼓,故又稱單杖鼓。演奏時,演奏者以左手扶鼓腰、右手執杖擊打。此種鼓于漢魏時期由西域傳入中原,在隋唐時期多用于燕樂中,后來傳入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