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觚不觚錄》是一本關于明代典章制度,于今昔沿革尤詳的古籍善本。作者王世貞自序謂傷觚之不復舊觚,蓋感一代風氣之升降也。雖多紀世故,頗涉瑣屑,而朝野軼聞,往往可資考據。
王世貞(1526-1590),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明代南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人。十七歲中秀才,十八歲中舉人,二十二歲中進士,先后任職大理寺左寺、刑部員外郎和郎中、山東按察副使青州兵備使、浙江左參政、山西按察使,萬歷時期出任過湖廣按察使、廣西右布政使,鄖陽巡撫,后因惡張居正被罷歸故里,張居正死后,王世貞起復為應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卒贈太子少保。
王世貞與李攀龍、徐中行、梁有譽、宗臣、謝榛、吳國倫合稱“后七子”。李攀龍死后,王世貞獨領文壇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等。
《觚不觚錄》書序
明代古籍善本王世貞著《觚不觚錄》
孔子有言:“觚不觚?觚哉!觚哉!”蓋傷觚之不復舊觚也。所謂削方為圓,斫樸為雕者,茲之謂矣。又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逼渥鞔呵锩撟篁壎,蓋皆寓微旨焉。
余自舞象而小識人事,逾冠登朝,數躓數起,以至歸田,今垂六十矣。高岸為谷,江河下趨。觚之不為觚,幾何可辨識?
閑居無事,偶臆其事而書之。大而朝典,細而鄉俗,以至一器一物之微,無不可慨嘆。若其今是昔非,不觚而觚者,百固不能二三也。既成,而目之曰觚不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