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艳妇臀荡乳欲伦69调教视频,久久国产精品不只是精品,久久久久毛片免费观看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古董 > 鑒賞知識 > 五銖錢-常平五銖銅錢

      五銖錢-常平五銖銅錢

      來源:  瀏覽 3128

      五銖錢是中國古代錢幣的一種。常平五銖銅錢鑄于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文宣帝天保四年(公元553年),直徑2.4厘米,重量5克,為銅質。幣面文以漢字篆體書寫,清晰端正,上為“!,下為“平”,右為“五”,左為“銖”,讀為“常平五銖”。幣背面有內外廓,幣面只有外廓。

       公元 439 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統一了北方,結束了北方自公元四世紀以來長達一百余年的分裂割據局面。此后,我國北方先后出現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政權,史稱北朝。這五個王朝的統治者都是出自塞北的鮮卑族或與鮮卑族有著密切的關系。
          北朝歷史上,官方曾9次鑄幣。北魏太和以后官方三次鑄幣,《魏書.食貨志》載:“(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冶鑄粗備,文曰‘太和五銖’!雷谟榔饺(公元510年)冬,又鑄五銖錢!(肅宗)永安二年(公元529年)秋,詔更改鑄,文曰‘永安五銖’!蔽悍謻|西后,東魏武定(公元543-550年)初曾改鑄,仍稱永安五銖;西魏大統六年(公元540年)和十二年(公元546年)兩次鑄五銖錢。北齊初年沿用永安五銖,“文宣受禪(天保四年即公元553年),除永安之錢,改鑄常平五銖,重如其文”。北周鑄行過三種錢,《隋書》卷24《食貨志》載:“武帝保定元年(公元561年)七月,及更鑄布泉之錢,以一當五,與五銖并行”。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六月,更鑄五行大布錢,以一當十,大收商估之利,與布泉錢并行……至宣帝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十一月,又鑄永通萬國錢。以一當十,與五行大布及五銖,凡三品并用”。由上可見,北朝官方先后共鑄有8個幣種,包括北魏鑄行的太和五銖、永平五銖和永安五銖 ;東魏和西魏基本沿用北魏及前朝的錢幣,也曾按照北魏的范式,鑄行了少量的永安五銖 ;北齊鑄行了常平五銖;北周則鑄行了著名的北周三品,即布泉、五行大布和永通萬國。
          北齊建立于公元550年,在歷史上僅存在27年。北齊的建立者齊文帝高洋是一個極具個性的人物。史書上說他,少有大度,沉穩機敏,明智果斷。他的父親為東魏的丞相高歡。一次,高歡拿了一團亂絲,讓他年幼的兒子們設法解開來,以考察他們的智力和能力。當時高洋未有絲毫猶豫,抽刀斷絲,并聲稱“亂者須斬”。歷史上從此有了一個“快刀斬亂麻”的典故。高洋由此得到父親的青睞,在眾兄弟中脫穎而出。公元 550 年,高洋廢黜東魏皇帝,建立了北齊。高洋執政之初頗有幾分北魏孝文帝當年的模樣,很有一些作為。他改革苛刻的法律,精簡政務,減少地方州郡縣的數量,裁減冗員,制止貪污,嚴禁徇私枉法,任用賢能,實行均田等等。每逢打仗,他親臨陣中,不畏飛石亂箭,率領軍隊屢屢取勝。北齊著名的常平五銖錢便是在這一時期鑄行的。
         
          其次,說說這“常平”二字。北齊天保四年之前,北齊用的還是以東魏永安五銖錢為主,雜用其他錢幣。高洋欲結束這種狀況,便開始鑄造新的錢幣。高洋稱帝以后,定的年號是天保。但天保四年鑄行錢幣的時候,高洋并沒有以年號來命名,而是將其稱為“常平五銖” ,原來此幣名是借用當時囤積糧食的倉庫“常平倉”之名。
          “常平”源于戰國時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糴,即政府于豐年購進糧食儲存,以免谷賤傷農,歉年賣出所儲糧食,以穩定糧價。范蠡和《管子》也有類似的思想。漢武帝時,桑弘羊發展了上述思想,創立平準法,依仗政府掌握的大量錢帛物資,在京師賤收貴賣以平抑物價。西漢宣帝元康年間連年豐收,谷價有賤到一石五錢的,“農人少利”。就在這以后,大司農中丞耿壽昌把平準法著重施之于糧食的收貯,在一些地區設立了糧倉, “以谷賤時增其賈而糴,以利農,谷貴時減賈而糶,名曰常平倉。民便之”。
          漢以后,常平倉置廢不常。晉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立常平倉,豐年則糴,歲儉則糶。南朝的齊武帝時,米谷布帛價賤,議立常平倉市買積儲,永明六年(公元488),詔出上庫錢于京師市買,令諸州各出錢于所在地市買儲之。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二年(公元488),秘書監李彪奏請折諸州郡常調九分之二及京都度支歲用之余,各立官司,年豐糴積于倉,歲儉減私十分之二糶之,遂頒詔施行。
          高洋將其所鑄行的錢幣命名為“常平”,顯然是希望他所鑄行的錢幣,能夠如同常平倉一樣,平抑市價,流通不匱,促進社會經濟的平穩發展。常平五銖的鑄造也十分講究,面背肉好皆有周廓,篆書的錢文十分秀麗,古書上稱“常平五銖重如其文,其錢甚貴”,反映了高洋對常平五銖的重視。
         
          最后,說說這“五銖”。北朝官方鑄幣基本上承襲漢魏五銖傳統,并以此來規范天下錢制。從北魏太和五銖、永平五銖、永安五銖,東西魏五銖到北齊常平五銖,都是五銖錢。東魏時,五銖錢的標準是“計百錢重一斤四兩二十銖”,天下錢“皆準此為數”。高澄還建議“京邑二市、天下州鎮郡縣之市,各置二稱,懸于市門,私民所用之稱,皆準市稱以定輕重……若有輒以小薄雜錢入市,有人糾獲,其錢悉入告者”。東魏在市場大門上懸秤以稱錢重,惜未實行。北周鑄行大錢,比五銖錢略重,名曰當五當十,實際上是一種減重求利的作法,大錢仍與五銖“三品并用”。這一點也與南朝類似,南朝歷代官方鑄幣也是“錢重五銖,一依漢法”。正如顧炎武所說,“自漢五銖以來,為歷代通行之貨”,“南北朝皆鑄五銖錢”。五銖錢自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創制,迄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開元通寶發行,流通700多年,是漢唐時期最主要的幣種,也是中國歷史上流通時間最長、發行最成功的金屬貨幣。南北朝時期雖系亂世,從貨幣發展史的角度看,幣制沿革依然沒有背離這一歷史發展軌跡。

       

                                                 北齊“常平五銖”銅錢正面圖片


         
          常平五銖為青銅質,一般直徑在在2.4厘米至2.5厘米之間,重量3.5克至4.2克。因幣值高,后期私鑄嚴重,出現赤熟、青熟、細眉等名目;至齊晚期并雜有鉛錫薄錢。 常平五銖由于采用了當時的銅母范疊鑄技術,鑄造非常精良,文字流暢優美、版式劃一,玉箸體錢文構架勻稱、筆畫圓潤。其設計和鑄造都極為考究,是中國錢幣歷史上最精美的幾種錢幣之一。
         

                                          “常平五銖”銅錢-背面

      上一篇:宋徽宗趙佶瘦金體銅錢有哪些

      下一篇:光緒銅元錢幣

      更多關于 五銖錢-常平五銖銅錢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