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物是先民文化累積的重要遺產,在物競天擇的時空里,它一步一步地步向遲暮與風燭殘年。保存與修復是文物維護領域里攸關成敗的兩項課題,套句人體醫學上的口頭禪,「有病治病,沒病強身」,修復如果算是治病,保存應該就像強身,兩者互為因果,缺一不可。
人在歲月的洪流里有生老病死,物在自然的摧逼下也無法幸免,如何能克服外在因素的影響,是十分冷僻而艱辛的專門科學,但它值得大家費心注意!
在古文物的世界里,摧枯拉朽的危險因子隨時潛伏著,這些因子部分來自環境條件,部分出於人為因素,叫人防不勝防。保存科學受到重視以後,依文物材質的屬性,分門別類,深入了解,再用科學方法,控制保存環境,摒除一切為害因子,古文物岌岌可危的生態,才得以控制下來。
為了讓古文物老而彌堅,并延續其存世年限,保存科學的開發是刻不容緩的急事,也惟有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技術,才能遏止文物日積月累的疲態,重現青春的活力。
然則,什么是危害文物的因子呢?籠統地說,文物的有害因子約可分為自然與人為兩大類。自然:就是存續在大自然界中,接觸時易與文物產生各類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的物質或介質。人為:顧名思義就是經由人體,甚或是附加設施對文物所產生的變化或影響。
自然的因素有很多,每一種都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存世文物的壽命,此其中,固然有些是正面的,但多半皆具負面效應。像空氣中的水份,火山爆發的微塵,公害污染後的一氧化碳、鉛、酮、醛、酚、氯化物、氰化物、硫氫化物、碳氫化合物…等等,經年累月,無孔不入地散布在文物周遭,對文物安全的威脅可想而知。再如陽光、地震、微菌、昆蟲等生物或現象,對文物安全的挑戰更具破壞力。
人為的因素也不少。人體的破壞諸如把玩時留下的汁漬、指痕,不當的處理、擦拭,無意的破損、破壞,都直接造成文物的重大傷害。其他如保存環境的附加設施造成溫度、濕度的失當,即便是觀賞時的照明設施,拍攝照片時的強烈燈光,都將給文物帶來永劫不復的禍害。
保存條件說分明
文物的保存干頭萬緒,抽絲剝繭後,釜底抽薪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掌握各別因素,創造零缺點的保存空間。這雖然有些理想化,但是只要抓住方向,一步一腳印,效果必然可以預期。
理想的保存空間,大致有下述幾個重要標竿,故不端簡陋提供一般參考。
一、溫度。不管是纖維材質、竹木材質、金屬材質或是陶瓷玉石材質文物,溫度的過與不及或急遽增減,都很容易受到不良影響。比較可行的設置皆以攝氏二十度為理想,而且最好保持恒溫,避免熱漲冷縮效應出現。
二、濕度。濕度常來自空氣中的水蒸氣,但透過密閉空間的空調可予加濕或除濕,其設置依不同材質而變化,但理想狀態應保持恒濕。容易腐蝕的金屬材質文物,適合的相對濕度約在四十%以下;陶瓷玉石材質文物,適合的相對濕度約在五十%以下;纖維絹絲材質文物,適合的相對濕度約在五五%左右;竹木家具材質文物,適合的相對濕度則在五十至六十%之間。
三、照度。照度指的是展示或保存空間燈光的設置標準,理論上燈光對文物影響都是利空,但為了展示與觀賞,金屬材質和陶瓷玉石材質文物只要不超過三百勒克斯(Lux,照明度的國際單位)即無大礙。竹木家具材質文物則減半,不宜超過150靳克斯,纖維絹絲類材質文物最脆弱,照度應嚴格控制在50勒克斯以下,才不至於造成嚴重的老化現象。
四、微塵。微塵指的是懸浮在氣體介質中固態或液態粒子,主要成分有飛灰、放射性元素、鹽份、公害污染鹽等物。此類戕害因子無法設防,退而求其次的方法,就是凈化與隔離,針對文物保存空間周遭持續、全面的監控和處理,不使文物接觸到污染源。
五、幅射光源。太陽光與人工光源皆為電磁波,波長極短且具粒子性。尤其是在可見光之外的紅外線與紫外線,對文物內部的分子結構,且有相當的破壞力,最明顯的現象像紙張老化、顏料褪色等。經過測試,最簡便的改善方式是在光源與文物之間,加裝壓克力材質隔板,避免光源直接照射即可達到九十%以上的效果。
對防患於未然的文物保存原則,僅能上述概括性的建議;以下將針對發生在已然的文物修復略陳淺見,尚祈不吝賜正。
微生物與熏蒸
一般的紙木質文物常遭微生物劣化,明顯的癥狀是腐朽、變色、長霉,甚或是被昆蟲咬破。這種既成的事實,若未能即時處理,其破壞將更徹底、更嚴重,終至無法復原。這類毀損的處理方式,比較進步的方法是用藥劑加以熏蒸。所謂「熏蒸」即在密閉室中將藥劑「氣化」,以氣化狀態藥劑對文物進行熏蒸。常用的藥劑是環氧乙稀和溴化甲烷之混合劑。熏蒸溫度可選在二十至三十度之間,時間則因溫度的選擇而不同,大約需要三十小時以上,若能減壓投藥效果更佳。
熏蒸法的主要優點是,以氣態熏蒸,不需用手觸摸,同時熏蒸劑揮發快速,滲透性也高,易達均衡濃度,殺菌效果最好,缺點則是過程比較繁瑣。
銅器病與銅銹
銅器與濕酸的空間、水份或土壤接觸後,就會起化學反應,在表面產生一層薄膜,這種「銅銹」一般呈深淺不一的藍色或綠色,不過這種銅銹化性穩定,并具有保護作用,不會腐蝕器身。
另有一種具有腐蝕的銅銹,呈綠色粉末狀,學名鹽基式氯化銅,即俗稱的「銅器病」。處理銅器病的方法很多,效果也不一致,常用的方法是氧化銀法及BTA法兩種。氧化銀法,是以二十%的乙醇和氧化銀混合,使成糊狀物,先將病斑剔除,再填入此混合物,過程簡單,惜效果不算太好。BTA法是用分子式C6H5N3的BTA溶在工業酒精中,制成三%的溶液,倒入真空乾燥器內、銅器病的患處要先用小探針剔去綠色粉末,再用甲苯和丙酮的混合液清洗後,置入BTA溶液中,抽成真空後經過約二十小時左右完成,復發的機率非常低,成效甚佳。
青銅器的修復
古青銅器由於長期深埋地底,或因墓穴塌陷、或遭土石擠壓、或因地層變化,掘出土之後,常見斷裂、破損或變形等現象,增加保管與展示的困難,故宜加以修復,防止散失與破壞。其修復步驟視破損狀況略有不同,但流程大致如下:
一、整理。破損的青銅器在修復之前應詳加審視,變形嚴重者使用工具恢復原狀,再把破片以焊接或環氧樹脂黏合固定。
二、制作缺片。一般破損較重的出土青銅器,難免有部分缺片遺失,其大者需以銅片沖打、切割制作代用片或翻模新鑄缺片,同時再以焊或黏合方式固定在原器上。
三、修整花紋。俟原器輪廓完成後,再修整細部紋路,從相關和相對應的位置,盡可能把紋樣勾勒出來,恢復原器之完整舊觀。
四、潤飾。文物修復雖不為魚目混珠之圖,但若為擺設或展示之用,外觀的潤飾就有其必要性。所以,銅器文物修復的最後步驟就是外觀潤飾,必要時以假銹為之,增加視覺上的完整性。
陶瓷器的修復
陶瓷器堅實易碎,故出土的陶瓷類文物破損在所難免,若經適當修復,重現舊時豐彩,對文物的傳承而言,確有其正面意義。一般的修復程序,概分以下四個階段。
一、清理。每個瓷片均以適當清潔液或溶劑處理乾凈,再用清水浸泡乾凈,移入定溫箱中烘乾。此步驟若未落實,黏合時會留下污痕。
二、接合。此過程先拼接再黏合。拼接是從破片中先找出黏合的位置,由較易辨識的底部或口緣開始,把原器的形狀拼接起來。黏合則自底部開始,拆下小部分相關瓷片,陸續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務使其完全密合及平整
三、缺片制作。缺片極小者,以高嶺土混合在樹脂中填入空隙中即可。缺片較大者,則需采用印模膠或矽樹脂(silicone)制作缺片,俟修整妥當後,再黏接於缺口處。
四、釉色處理。釉色是陶瓷修復中最困難,也最重要的一個步驟,通常將非水溶性顏料調入燒付素中,使成稀薄之液狀再用小號噴槍噴在器表,或用毛筆勾畫,迄全部完成後,再移入定溫箱中烘烤即成。
古文物的保存與修復知識
來源: 瀏覽 1958 次
更多關于 古文物的保存與修復知識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