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是唐代陶瓷藝術典型代表之一,洛陽唐三彩也叫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種低溫釉陶器,釉彩有黃、綠、白、褐、藍、黑等色,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唐三彩的生產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它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唐三彩制作工藝復雜,以經過精細加工的高嶺土作為坯體,用含銅、鐵、鈷、錳、金等礦物作為釉料的著色劑,并在釉中加入適量的煉鉛熔渣和鉛灰作為助劑。先將素坯入窯焙燒,陶坯燒成后,再上釉彩,再次入窯燒至800℃左右而成。由于鉛釉的流動性強,在燒制的過程中釉面向四周擴散流淌,各色釉互相浸潤交融,形成自然而又斑駁絢麗的色彩,是一種具有中國獨特風格的傳統工藝品。中國河北、西安、山西都出土過唐三彩文物,但是洛陽唐三彩是唐三彩重要的分支,有自己的藝術特點。
洛陽唐三彩三大特點:
一是洛陽唐三彩體量上普遍大一些;
二是洛陽唐三彩胎質比較白細一些,
三是洛陽唐三彩釉色更加亮麗一些,釉色亮麗是洛陽唐三彩最大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