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鹿尊為清代皇室大型陳設瓷器,多見粉彩瓷器和青花,以乾隆時期最為著名。百鹿尊是因為瓷器器身繪山水鹿苑,山巒起伏,溪流回環,花草爭艷,大小鹿群玩耍于山石林間,前一只鹿回首張望,后一只鹿追趕鳴叫,或是鹿群在蒼松林中奔跑,在草莽間漫步,或臥于草地上嬉戲,或立于山石上踟躕。百鹿尊見于清康熙時期,俗稱鹿頭尊。鹿與祿同音,是官“祿”的象征。
清道光官窯粉彩鳳耳百鹿尊
粉彩鳳耳百鹿尊高45厘米,口徑16.5厘米,底徑24.5厘米。直頸,溜肩,鼓腹,腹部對稱附螭耳,平底,圈足。底落礬紅彩篆書“大清道光年制”款,器身粉彩繪畫蒼松百鹿紋。這件百鹿尊畫面景致豐富,層次清晰,疏密有致,是不可多得的清代陳設用器。
清道光(1821-1850)粉彩百鹿尊
粉彩百鹿尊高45.5厘米、口徑16.4厘米,底徑24.5厘米。收口,螭耳,鼓腹,圈足。雙螭耳施以紅、藍、豆綠彩。器身繪百鹿圖案,神態各異,形象逼真,以茂盛的松樹、山水作陪襯,施黃、松石綠、褐、黑彩,整體顯得壯觀秀美。底書紅彩“大清道光年制”6字3行篆書款。
道光仿粉彩耕織圖鹿頭尊
粉彩耕織圖鹿頭尊高44厘米 口徑16.5厘米 足徑25.4厘米。器收口,垂腹,圈足。肩飾對稱夔耳。器粉彩繪“耕織圖”,并配以墨書耕織詩,外底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偽托篆書款,此尊為道光時期的仿制的瓷器。
“耕織圖”描繪農家耕種和紡織的生產場面,又稱“田家樂”、“農家樂”。耕織圖始見于南宋,劉松年曾作《耕織圖》,樓瑧作《耕圖》二十一幅和《織圖》二十四幅。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帝命宮廷畫家焦秉貞仿南宋樓瑧《耕織圖》刊本繪制《御制耕織全圖》,圖為冊裝,共六十四頁,耕織部分各二十三頁?滴醯廴迥隇樵搱D作《圣祖御制耕織圖詩》,康熙五十一年《耕織圖》木刻殿版刊行。雍正時期以焦氏耕織圖為仿本,繪《雍正像耕織圖冊》,圖中的農夫蠶婦均畫成胤禛及福晉等人的肖像,藝術風格獨特。清代乾隆、嘉慶帝均作有耕織圖詩。嘉慶十五年(1810),皇次子旻寧(道光帝)恭和嘉慶帝曾作《御制織圖詩》二十三首!陡棃D》繪于瓷器上,始見于康熙時期,有青花、五彩等制品。乾隆官窯有斗彩耕織圖扁壺。
此尊仿乾隆鹿頭尊形制,但形體較笨,胎質較粗,款式書寫不夠規整。道光粉彩鹿頭尊多見百鹿圖,耕織圖罕見,其繪制細膩,人物生動形象,為清代道光粉彩器中的佳作。
最后看一件乾隆官窯瓷器鹿頭尊,跟晚清瓷器燒造工藝比較一下,體會一下不同。
乾隆官窯粉彩鹿紋尊
粉彩鹿紋尊高44.6厘米 口徑16厘米 足徑24.3厘米。器廣口,圓腹,圈足。頸肩部飾對稱雙螭耳。器身通景粉彩繪深山群鹿圖,遠處峭壁山崖險峻奇絕,近處瀑布飛澗,古松參天,傲然挺拔,潺溪縈繞,平湖溪岸,群鹿棲居,或奔跑,或嬉戲,或相偎,或覓食小憩,悠然自得,畫面意境幽遠,頗具清曠情趣。外底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二行篆書款。
鹿頭尊為乾隆時期的典型器,有青花、粉彩、仿汝、仿官、仿哥釉等品種。粉彩器多繪百鹿圖,故稱為“百鹿尊”。因“鹿”與“祿”諧音,意為官運亨通,又稱為“百祿尊”。為清代皇室的陳設用瓷。百鹿圖裝飾在瓷器上始于明萬歷時期,有五彩制品,清乾隆時期較為流行。除百鹿圖外,尚有繪十只或五十只鹿圖。
此尊端莊碩大,紋飾華麗繁縟,筆繪生動細膩,寓意吉祥,在乾隆粉彩器中堪稱上品。清道光、光緒有仿,制作水平均遜于乾隆之器。光緒器造型拙笨,繪制粗率,偷筆減意,畫面呆滯,署款字體粗大且不規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