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宋哥釉盤盤敞口,淺弧壁,圈足處露胎呈鐵褐色。器通體施青釉,釉呈青綠色,釉面布滿金絲鐵線紋。 尺寸高3.2厘米、口徑20.7厘米、足徑14.5厘米。
“金絲鐵線”是宋代哥窯作品特有的稱謂,描述的是哥窯作品器身所布滿的黑黃交織的紋片。大開片呈深灰色似鐵,故稱鐵線,小開片呈黃褐色似金,則稱金線。這種經由窯溫燒制出的開片無法完全由人掌控,因而每一件器物都是獨一無二的,這種驚喜頗為人所愛,所以歷朝歷代均以宋哥窯器為仿燒對象。清乾隆時期仿造的瓷器。
清雍正、乾隆朝在仿哥窯上極為成功。雍正六年(1728)唐英以內務府員外郎的身份被派駐景德鎮御窯廠主持窯務。至雍正十三年(1735)御窯廠仿古創新的各種釉彩已達57種之多,仿哥釉就是其中之一。乾隆朝,唐英仍繼續主持景德鎮的窯務,加之乾隆皇帝對仿古極為熱情,各類哥釉器物相應誕生。在稱謂上值得注意的是,乾隆朝將宋代舊器稱為“哥窯”,而當朝的仿器稱為“哥釉”,對兩者加以區別。根據這個原則,這件盤被稱為“哥釉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