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瓷是北宋開始出現的瓷器釉色,宋代景德鎮窯青白瓷也叫影青瓷,因為瓷器釉色介于青、白之間,青中有白,白中泛青,故稱青白瓷。青白瓷是一種胎薄質堅、釉色青中泛白、白中閃青、具有天然青白玉質感的瓷器。
宋代景德鎮窯青白瓷釉色分類
宋代青白瓷的釉色主要分為兩類:
宋代景德鎮窯青白瓷一種是白中閃淡青色,厚處閃深綠色,晶亮透徹;
宋代景德鎮窯青白瓷另一種是淡青閃黃,這種釉色的“影青”瓷在北宋和南宋大量生產,而且出口東南亞等國。
宋景德鎮窯青白釉花瓣口瓷碗
宋景德鎮窯青白釉花瓣口瓷碗花瓣口,碗圓形、淺腹、圈足,口沿呈花瓣狀,有六道沿花瓣缺口向碗內伸展的線紋。胎質細膩,厚薄均勻,釉色青中泛白,溫潤如玉。
宋景德鎮窯青白釉花瓣口瓷碗高5、口徑14、底徑3.7厘米
宋代景德鎮窯青白瓷特點
宋代景德鎮窯青白瓷釉料中鐵元素含量約1%,所以釉色青中泛白、白中閃青;
宋代景德鎮窯青白瓷胎質細潔,釉色光潤。
宋代景德鎮窯青白瓷瓷器胎體輕薄,光照見影,所印、刻的花紋迎光透視,內外可見。
宋代景德鎮窯青白瓷質感如青白玉,釉色溫潤如玉。
宋代景德鎮窯青白瓷聲音清脆,后代收藏青白瓷人稱之為聲如磬。
宋代景德鎮窯青白瓷年代鑒別
宋代前期的景德鎮窯青白瓷以素瓷為主,沒有任何裝飾紋飾。器型的規整和玉一般的釉質取勝。宋代中期以后,景德鎮窯青白瓷開始出現了紋飾,裝飾以刻花為主,兼有印花、淺浮雕、鏤空、堆塑等。瓷器釉色雅致大方,青白瓷釉里藏花,若明若暗。
宋代景德鎮窯青白瓷其胎體堅致,釉質細薄,迎光透影,所以后世也叫影青瓷。
景德鎮窯青白瓷普賢菩薩像
景德鎮窯青白瓷普賢菩薩像瓷質極薄、釉細白而青,暗雕花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