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是中國古代建筑體系的最后一個發展階段。這一時期,中國古代建筑雖然在單體建筑的技術和造型上日趨定型,但在建筑群體組合、空間氛圍的創造上,卻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明清建筑的最大成就是在園林領域。明代的江南私家園林和清代的北方皇家園林都是最具藝術性的古代建筑群。中國歷代都建有大量宮殿,但只有明清的宮殿——北京故宮、沈陽故宮得以保存至今,成為中華文化的無價之寶,F存的古城市和南北方民居也基本建于這一時期。明清北京城、明南京城是明清城市最杰出的代表。北京的四合院和江浙一帶的民居則是中國民居最成功的典范。壇廟和帝王陵墓都是古代重要的建筑,目前北京依然較完整的保留有明清兩代祭祀天地、社稷和帝王祖先的國家最高級別壇廟。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北京天壇,至今仍以其溝通天地的神妙藝術打動人心。明代帝陵在繼承前代形制的基礎上自成一格,清代基本上繼承了明代制度。明十三陵是明清帝陵中藝術成就最為突出者。
以往的建筑歷史研究者,常常因明清時期單體建筑藝術性的下降而貶低明清建筑。實際上,明清建筑不僅在創造群體空間的藝術性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在建筑技術上也取得了進步。明清建筑突出了梁、柱、檁的直接結合,減少了斗拱這個中間層次的作用。這不僅簡化了結構,還節省了大量木材,從而達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取得更大建筑空間的效果。明清建筑還大量使用磚石,促進了磚石結構的發展。其間,中國普遍出現的無梁殿就是這種進步的具體體現。
總之,明清時期的建筑藝術并非一味地走下坡路,它仿佛是即將消失在地平線上的夕陽,依然光華四射。
明清建筑
元朝嚴酷的統治終被推翻,中國又恢復了漢人掌權。但一心想恢復漢唐雄威的明朝皇帝并沒有給中國帶來另一次輝煌——封建制度沒落的頹勢已無法挽回。在明朝,中央集權發展到極點,宰相被廢除,皇帝成為官僚之長。特務政治也發展到極至,東西廠、錦衣衛等特務組織十分發達。封建統治者大力提倡儒學,但此時的儒學早沒有了先秦時的朝氣,其消極因素越來越顯現出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手工業與生產技術的提高,國內外市場的擴大,資本主義在中國萌出了芽。但面對儒學強大的勢力,這芽始終沒萌起來。此時期中國的科技發展出現了最后一個高峰,——近代西方文化開始傳入中國,利瑪竇、徐光啟合譯了《幾何原本》、李時珍編著《本草綱目》、宋應星作《天工開物》。明末對農民嚴酷的剝削引起的大規模農民起義推翻了明朝。清朝統治者南下奪取了革命的果實,延續明之君主獨裁。他們歧視漢人,對漢族實行民族同化政策,但懷柔與高壓并行,鼓勵醉心利碌的奴才思想,且大興文字獄,使學術發展受到阻礙。在經歷了短暫的“康乾盛世”后,國勢陡轉,八旗子弟的弓箭長矛終敵不過洋人的堅船利炮,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被迫終結,進入了災難深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在建筑方面,明清到達了中國傳統建筑最后一個高峰,呈現出形體簡練、細節繁瑣的形象。官式建筑由於斗拱比例縮小,出檐深度減少,柱比例細長,生起、側腳、卷殺不再采用,梁坊比例沉重,屋頂柔和的線條消失,因而呈現出拘束但穩重嚴謹的風格,建筑形式精煉化,符號性增強。官式建筑已完全定型化、標準化,在清朝政府頒布了《工部工程作法則例》,民間則有《營造正式》、《園治》。由于制磚技術的提高,此時期用磚建的房屋猛然增多,且城墻基本都以磚包砌,大式建筑也出現了磚建的“無梁殿”。的由于各地區建筑的發展,使區域特色開始明顯。在園林藝術方面,清代的園林有較高的成就。
城市建設
1.北京
北京故宮
2.一般城市
明清時期,城市數量迅速增加,都市結構也趨復雜,全國各地均出現了因各種手工業,商業,對外貿易,軍事據點,交通樞紐,而興起的各類市鎮,如景德鎮,揚州,威海衛,廈門等,此時大小城市均有建磚城,護城河,省城府城州城縣城,皆各有規則,F存保存比較完好的是明西安城墻。它始建于明洪武三至十一年(1370—1378年),是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明隆慶四年(1570年)又加磚包砌,留存至今。明西安城的西、南兩面城墻基本和唐長安皇城的城垣相同,東、北兩面墻向外擴移了約三分之一。城墻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城呈長方形,南垣長4255米,北垣長4262米,東垣長1886米,西垣長2708米,周長約13.7公里。城四面各筑一門,每座城門門樓三重:閘樓在外,箭樓居中,正樓最里,為城的正門。箭樓與正樓之間與圍墻連接形成甕城。在城墻四角各筑角樓一座。城墻上相間120米還有敵臺(馬面、墩臺)98個,臺上筑有敵樓,供士兵避風雨和儲存物資用。城墻頂部外側還修 有雉諜(垛墻)共5984個,上有垛口和文口,供射箭和了望用,內側修有女墻無垛口,以防行人墜落,城外有護城河環繞。整個城墻氣勢雄偉,構成一個科學嚴密的古城堡防御體系。
鐘樓座落在西安市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處。樓上曾有大鐵鐘一口,每晨擊鐘報時,故名鐘樓。高36米,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原在西大街廣濟街口,明萬歷十年(1582年)移建于此。鐘樓從下向上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基座呈正方形,四面開券洞門,由地平至樓頂通高36米。樓深廣各五間,環以回廊,憑欄四望,可飽覽古城全貌。樓分兩層,三重檐四角攢頂。樓檐四角如鳳展翅,綠琉璃覆蓋的攢頂上為金色寶頂,一層墻壁刷白,顯得雍容華貴,似唐風尤存。
建筑組群
此時期建筑組群采用院落重疊縱向擴展,與左右橫向擴展配合,以通過不同封閉空間的變化來突出主體建筑,其中以北平明清故宮為典型,此時的建筑工匠,組織空間的尺度感相當靈活敏銳。
單體建筑
明清建筑具有明顯的復古取向,官式建筑由於形式上斗拱比例縮小,出檐較短,柱的生起,側腳,卷殺不再使用梁坊的比例沈重,屋頂柔和的線條輪廓消失,故不如唐宋的浪漫柔和,反而建立嚴肅,拘謹而硬朗的基調,明代的官式建筑已高度標準化,定型化,而清代則進一步制度化,不過民間建筑之地方特色十分明顯。但也有極少數特例,如北京故宮線條復雜的角樓。
明清官式建筑詳見北京故宮
飛云樓在萬榮縣解店鎮東岳廟內,相傳始建于唐,現存者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重建。樓面闊5間,進深5間,外觀三層,內部實為五層,總高約23米。底層木柱林立,支撐樓體,構成棋盤式。樓體中央,四根分立的粗壯天柱直通頂層。這四根支柱,是飛云樓的主體支柱。通天柱周圍,有32根木柱支擎,彼此牽制,結為整體。平面正方,中層平面變為折角十字,外繞一圈廊道,屋頂輪廓多變;第三層平面又恢復為方形,但屋頂形象與中層相似,最上再覆以一座十字脊屋頂。
飛云樓體量不大,但有四層屋檐,12個三角形屋頂側面,32個屋角,給人以十分高大的感覺。各層屋頂也構成了飛云樓非常豐富的立面構圖。屋角宛若萬云簇擁,飛逸輕盈。此樓樓頂,以紅、黃、綠五彩琉璃瓦鋪蓋,木面不髹漆,通體顯現木材本色,醇黃若琥珀,樓身上懸有風鈴,風蕩鈴響,清脆悅耳。
飛云樓樓體精巧奇特,像這樣造型繁麗的建筑在宋元繪畫中出現很多,但實物保存極少,所以它具有重要的價值。
廣西容縣真武閣建于明萬歷元年(1573年),建在容縣東門的古經略臺上。閣三層,樓層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底層擴展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外觀三層檐,歇山頂,高13.20米,屋檐挑出很大而柱高甚低,感覺比一般樓閣的出檐節奏加快,使得真武閣不象是一座三層建筑,倒很像是一座單層建筑而有三重屋檐,有強烈的韻律感和動勢,但又較一般重檐建筑從容和層次鮮明。再加屋坡舒緩流暢,角翹簡潔平緩,給全體增加了舒展大度的氣魄,非常清新飄逸,是充分表現中國建筑屋頂美的杰作。底層平面比上二層大出很多,也使輪廓更顯生動。真武閣不以濃麗華貴取勝,而以輕靈素雅見長。全閣用了近3000條堅如石制的鐵黎木構件,全部外露木面,一律為灰黑色,三重屋面則是綠瓦灰脊,色調極淡雅柔和。登閣遠望,隔著南岸廣闊的平原,東南山嶺巍然矗立,氣勢雄壯。閣本身高13米,加上臺高近20米,也是周圍區域觀賞的對象。
在樓層有四、五根金柱,貫穿二、三層,其柱腳懸空,下離二層樓面5至25毫米,形成此建筑的一個特點。
宗教建筑
現存的佛寺,多數為明清兩代重建或新建,尚存數千座,遍及全國。漢化寺院顯示出兩種風格:一、位于都市內的,特別是敕建的大寺院,多為典型的官式建筑,布局規范單一,總體規整對稱。大體是:山門殿、天王殿,二者中間的院落安排鐘、鼓二樓;天王殿后為大雄寶殿,東配殿常為伽藍殿,西配殿常為祖師殿。有此二重院落及山門、天王殿、大殿三殿者,方可稱寺。此外,法堂、藏經殿及生活區之方丈、齋堂、云水堂等在后部配置,或設在兩側小院中。如北京廣濟寺、山西太原崇善寺等即是。二、山村佛剎多因地制宜,布局在求規整中有變化。分布于四大名山和天臺、廬山等山區的佛寺大多屬于此類。明清大寺多在寺側一院另辟羅漢堂,現在全國尚存十多處,尚有新建重者。為了便于七眾受戒,經過特許的某些大寺院常設有永久性的戒壇殿。明、清時代,在藏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分布地區和華北一帶,新建和重建了很多喇嘛寺。它們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漢族建筑風格的影響,有的已相當漢化,但總是保留著某些基本特點,使人一望而知。
此時期中國佛寺建筑上出現一種拱券式的磚結構殿堂,通稱為“無梁殿”,如山西、南京靈谷寺、寶華山隆昌寺中都有此種殿堂建筑。這反映了明朝以來磚產量的增加,使早已應用在陵墓中的磚券技術運用到了地面建筑中來。五臺山顯通寺內的無量殿為用磚砌成的仿木結構重檐歇山頂的建筑,高20.3米。這座殿分上下兩層,明七間暗三間,面寬28.2米,進深16米,磚券而成,三個連續拱并列,左右山墻成為拱腳,各間之間依靠開拱門聯系,型制奇特,雕刻精湛,宏偉壯觀,是我國古代磚石建筑藝術的杰作。無量殿正面每層有七個閣洞,閣洞上嵌有磚雕匾額。無量殿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是我國無梁建筑中的杰作。
明、清佛塔多種多樣,形式眾多。在造型上,塔的斗拱和塔檐很纖細,環繞塔身如同環帶,輪廓線也與以前不同。由于塔的體型高聳,形象突出,在建筑群的總體輪廓上起很大作用,豐富了城市的立體構圖,裝點了風景名勝。佛塔的意義實際上早已超出了宗教的規定,成了人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審美對象。因而,不但道教、伊斯蘭教等也建造了一些帶有自己風格意蘊的塔,民間也造了一些風水塔(文風塔)、燈塔。在造型、風格、意匠、技藝等方面,它們都受到了佛塔的影響。廣勝寺飛虹塔為例介紹。
飛虹塔在山西洪洞縣城東北17公里廣勝上寺,為國內保存最為完整的閣樓式琉璃塔。塔身外表通體貼琉璃面磚和琉璃瓦,琉璃濃淡不一,睛日映照,艷若飛虹,故得名。塔始建于漢,屢經重修,現存為明嘉靖六年(1527 年)重建, 天啟二年(1622年)底層增建圍廊塔平面八角形,十三級,高47.31米。塔身青磚砌成,各層皆有出檐,塔身由下至上漸變收分,形成挺拔的外輪廓。同時模仿木構建筑樣式,在轉角部位施用垂花柱,在平板枋、大額枋的表面雕刻花紋,斗拱和各種構件亦顯得十分精致。形制與結構都體現了明代磚塔的典型作風。該塔外部塔檐、額枋、塔門以及各種裝飾圖案(如觀音、羅漢、天王、金剛、龍虎、麟鳳、花卉、鳥蟲等),均為黃、綠藍三色琉璃鑲嵌,玲瓏剔透,光彩奪目,形成絢麗繁縟的裝飾風格,至今色澤如新,顯示了明代山西地區琉璃工藝的高超水平。塔中空,有踏道翻轉,可攀登而上,為我國琉璃塔中的代表作。
金剛寶座式塔是一種群體塔,俗稱“五塔”。它源于南亞次大陸,以佛陀迦耶大塔為典型代表。敦煌莫高窟北朝壁畫中曾有出現。但未被推廣。藏傳佛教大量采用此種五塔形式,作為宇宙模式的一種表征。除藏、蒙地區外,明清時代華北也修建了一些這類塔。以北京和承德地區為多。北京地區著名的有明代真覺寺塔,清代碧云寺塔和西黃寺清凈化城塔等。
真覺寺坐落在北京西直門外,始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大修,為避雍正帝胤禎諱,更名大正覺寺。因寺內建有五塔,故俗稱五塔寺。明永樂年間(1413年左右),印度僧人班迪達來到北京,獻上金佛5尊和印度式“佛陀迦耶塔”圖樣。永樂帝下旨建寺造塔,成化九年依所獻圖樣建成。
金剛寶座塔由寶座和石塔兩部分組成。寶座為7.7米的高臺,系磚和漢白玉砌成,分6層,逐層由下而上收進0.5米,外觀莊重。最下一層為須彌座,其上5層,每層是一排佛龕,每個佛龕內刻佛坐像一尊。寶座頂上平臺,分列方形密檐式石塔5座:中央大塔13層,高約8米,象征毗盧遮那佛;四角小塔各11層,高約7米許,東塔象征阿輇佛;南塔象征寶生佛;西塔象征阿彌陀佛;北塔象征不空成就佛。5塔所象征的佛稱五方佛。各塔均由上千塊預先鑿刻好的石塊拼裝而成。寶座南北正中辟券門,塔內有石階44級,盤旋而上,通向寶座上層平臺。臺上還蓋有下方上圓琉璃罩。塔座和塔身遍刻佛像、梵文和宗教裝飾。中央大塔刻一雙佛足跡,意為“佛跡遍天下”。五塔寺金剛寶座塔各部分比例勻稱,給人以堅實而不可動搖的印象。
民居
老北京四合院作是北方合院建筑的代表。它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彼此之間有游廊聯接,起居十分方便。四合院是封閉式的住宅,對外只有一個街門,關起門來自成天地,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非常適合獨家居住。院內,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開門,一家人在里面和親和美,其樂融融。由于院落寬敞,可在院內植樹栽花,飼鳥養魚,疊石造景。居住者不僅享有舒適的住房,還可分享大自然賜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影壁是北京四合院大門內外的重要裝飾壁面,絕大部分為磚料砌成,主要作用在于遮擋大門內外雜亂呆板的墻面和景物,美化大門的出人口,人們進出宅門時,迎面看到的首先是疊砌考究、雕飾精美的墻面和鑲嵌在上面的吉辭頌語。通過一座小小的垂花門,便是四合院的內宅了。內宅是由北房、東西廂房和垂花門四面建筑圍合起來的院落。封建社會,內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嚴格的,位置優越顯赫的正房,都要給老一代的老爺、太太居住。北房三間僅中間一間向外開門,稱為堂屋。兩側兩間僅向堂屋開門,形成套間,成為一明兩暗的格局。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親戚或年節時設供祭祖的地方,兩側多做臥室。東西兩側的臥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東側為尊,由正室居住,西側為卑,由偏房居住。東西耳房可單開門,也可與正房相通,一般用做臥室或書房。東西廂房則由晚輩居住,廂房也是一明兩暗,正中一間為起居室,兩側為臥室。也可將偏南側一間分割出來用做廚房或餐廳。中型以上的四合院還常建有后軍房或后罩樓,主要供未出閣的女子或女傭居住。
南方地區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連成一體,稱作“一顆印”,適合于南方的氣候條件.南方民居多使用穿斗式結構,房屋組合比較靈活,適于起伏不平的地形。南方民居多用粉墻黛瓦,給人以素雅之感。在南方,房屋的山墻喜歡作成“封火山墻”,可以認為它是硬山的一種夸張處理。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南方一些城市,這種高出屋頂的山墻,確實能起到放火的作用,同時也起到了一種很好的裝飾效果。
客家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村民居建筑。土樓分方形土樓和圓形土樓兩種。圓形土樓最富于客家傳統色彩,最為震撼人心?图胰嗽侵袊S河中下游的漢民族,1900多年前在戰亂頻繁的年代被迫南遷。在這漫長的歷史動亂年代中,客家人為避免外來的沖擊,不得不恃山經營,聚族而居。起初用當地的生土、砂石和木條建成單屋,繼而連成大屋,進而壘起多層的方形或圓形土樓,以抵抗外力壓迫,防御匪盜。這種奇特的土樓,后來傳布到福建、 廣東、江西、廣西一的帶客家地區。從明朝中葉起,土樓愈建愈大。在古代乃至解放前,土樓始終是客家人自衛防御的堅固的樓堡。
此外,我國其它地方的民居也都很有特色?傊,民居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法式”、“則例”等條條框框的約束,其中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