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艳妇臀荡乳欲伦69调教视频,久久国产精品不只是精品,久久久久毛片免费观看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古建筑 > 古建筑動態 > 中國古代建筑陵墓

      中國古代建筑陵墓

      來源:  瀏覽 2752

      陵墓號稱是中國封建帝王的地下宮殿,所以歷朝歷代的帝王對自己的陵墓建造都是大興土木,希望自己死后和生前的生活一樣奢靡,所以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帝王陵墓有大量的陪葬物,尤其是西漢陵墓尤其奢華。
      陵墓建筑隨著古代喪葬制度的產生而逐步完備,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正因為如此而使陵墓建筑具有相當大的特色。在這類建筑中,除了房屋本身外,還有眾多的雕刻、繪畫和碑帖文字,它們與建筑融合在一起,成為古代建筑中一份豐富的遺產,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古代的文化。
      古代陵墓建筑的發展

      根據考古學家的發掘,遠在公元前21世紀到前11世紀,也就是我國進入奴隸社會的初期,夏、商代就有了陵墓建筑。河南安陽曾是商代的首都,現在挖掘出來的不僅有一定規模的宮室建筑區,而且還有陵墓區。在這個區內發現有十幾處規模不小的墓,這些墓的形狀是在土中挖方形的深坑作為墓穴,穴四周用方木壘砌,下鋪木板,上列木枋,成為一種完全用枋木壘造的井干式的墓室,稱為槨〔guo〕。在槨室的內墻表面還發現有彩色的繪畫和雕刻的花紋。從墓穴至地面有斜坡相通,這些墓穴都在地面八米以下,深的有達13米的,墓道長達32米。墓穴中除奴隸主的遺骨外,還有一些石器和陶器,這些都是死者生前的用品。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墓內還發現有數以百計的人的遺骨,這顯然是作為人殉而隨奴隸主一起入葬的,反映了奴隸社會早期野蠻的殉葬制度。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興建了空前規模的宮殿古建筑群,同時也建造了空前規模的始皇陵;柿杲ㄔ诮耜兾髋R潼縣的驪山北麓,陵的形狀是方形的錐體,底邊南北350米,東西345米,高達43米。陵體的四周有兩重圍墻,呈南北長、東面窄的長方形,內墻周長2500米,外墻周長6000米。根據文獻記載,這座陵墓里“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陡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史記 ·秦始皇本紀》)。根據這些描繪,我們可以看到,地宮內有宮殿、有文武百官的雕像,放滿了珍珠寶石;天花板上有日月星辰的標記,地上挖出江河大海的形狀,里面灌滿水銀;用魚膏作蠟燭照亮墓室;為了防止后人的盜掘,還專門讓工匠制造了弓箭安在門上;实巯氲淖龅目伤闶呛苤苋,自然,魚膏蠟燭不可能燃燒2000年,防衛的弩矢也可能早已失靈,但墓室至今未曾發掘過,所以文獻上的記載一直未能被證實,始皇陵的真面目始終是個未解開的謎。不過,近十多年來,考古學家卻做了件大好事,在始皇陵體的周圍陸續發掘出了建筑遺址、銅制車馬和大規模的兵馬俑。兵馬俑是一種隨葬品,這和殷墟商代墓穴遺址中發現的人骨具有同樣的性質,但在這里,陶土的俑代替了活人,這不能不說是封建社會比奴隸社會的一大進步。從這么大規模和這么精致的銅車馬、兵馬俑身上,可以使我們推測始皇陵的宏大與豪華確是空前的了。

        漢代繼承秦代的制度,十分重視陵墓的建造。據文獻記載,秦漢以來,陵墓不但在平地上建高大的陵體,而且在陵前設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馬等雕像以表示墓主人生前所享有的儀表和起到守衛陵墓的象征作用。這種形式在現存的漢代陵墓中開始發現。漢武帝時期名將霍去病墓前石雕是這種布置的第一個例子。石雕作品除獸類外,還有一種放在陵墓最前面的石闕左右各一,成為陵墓的入口標志。它的形式為長方形的石碑上安有木結構形式的屋頂,相當于一件大型的石雕作品?梢钥吹贸,中國古代的陵墓建筑到了秦漢時期已經形成了地下和地上建筑相結合的群體,地上建筑開始有了神道,道旁布置有石雕刻和石建筑。

        秦漢以后,三國鼎立,國家分裂,戰亂不止,經過300余年到了隋唐才又獲得統一,中國封建社會進入了一個昌盛繁榮的時期。封建皇帝繼承祖制,更加重視陵墓的建造,唐代帝王陵墓最大特點就是比前代更加追求陵體的高大,更加追求陵區總體規模的龐大與氣勢。唐太宗不滿足于挖地堆土為陵體而開創了開山為陵的先例,這就是選擇有氣勢的山脈為陵體,鑿山石筑造墓室。這種做法最有代表性的是唐乾陵。乾陵是唐高宗與武則天皇后的合葬墓,選擇在西安附近的乾縣梁山地區。梁山的北峰高大雄奇,海拔近1047米,在它的南邊有兩座小山峰左右呈對峙狀。乾陵將地宮安在北峰的山腰,在北峰四周筑以方形圍墻,四方各開一門。在北峰之南有一條長達四里的墓道,在墓道兩旁排列著100余尊石人石獸,直抵南端的入口闕門。梁山南面二峰左右對峙在墓道東西,峰頂上還建有闕亭,成為乾陵的天然闕門。這種利用天然山勢環境,加以人工規劃設計而形成的龐大陵區,的確比前代完全由人工創造的陵墓更顯得有氣勢,更能體現出封建帝王的唯我獨尊和一統天下的意志。

        唐以后進入五代十國,國家又四分五裂。公元960年,宋代統一中原,雖然在經濟上有所恢復,但與北方的遼、金、夏先后對峙,在政治和軍事上一直沒有得到像唐朝盛期那樣的安寧與強大。這種狀況反映在陵墓建筑上,最明顯的是規模比唐代小了。宋代有規定:皇帝、皇后在生前不許營建自己的陵墓,只能在死后再選址建陵,而且要在七個月內建成安葬。這種規定加上經濟條件的限制,宋陵規模都不大,而且諸陵形式多有雷同。北宋九個皇帝的陵墓都建在今河南鞏縣境內,各座陵墓都采用平地起陵臺的形式,在方形陵臺四周筑圍墻,四面開門,四角建闕樓,陵南面是墓道,兩邊排列著石人石獸。宋陵的規模雖小,但是可以看出,前有墓道,后有寢殿,陵臺在后,臺下為墓穴,這種地下地上相結合的形式已經成為中國古代皇家陵墓的固定格式了。

        宋代由于農業、手工業的發達帶動了商業的發展,使社會上出現了一批富有的商人和官吏,這樣倒引出了一批較講究的中型墳墓,這類宋、遼、金時代的墓穴在河南、山西、河北等地多有發現。它們都以磚石為結構,在墓穴的四壁雕有裝飾,其內容多為描繪墓主人生前的生活情景,形象生動自然。
      明清兩代的皇家陵墓
      蒙古族統治中原將近100年,至公元1368年朱元璋打敗了元代統治者建立了明朝。建國之后,繼承歷代漢族統治的傳統,大力提倡儒學,特別崇尚以禮治國。明朝一開始就為文武官員制定出嚴格的墳墓規矩,并明確禁止火葬與水葬,如果有循習元人焚棄尸骸者還要定罪。朱元璋自己的孝陵建在首都南京,前有排列著石人石獸的墓道,后有作為舉行祭祀活動的稜恩殿。殿后為墓穴上方的大土堆,筑成圓形城堡,稱作“寶城”。在寶城前另建高大城臺,城臺上有城樓,稱為“方城明樓”。這種布置奠定了明代皇陵的基本格式。中國傳統文化

        (1)北京明十三陵 永樂皇帝朱棣登位以后,遷都北京。這個遷都的決定雖然到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才正式宣布,但朱棣從1407年就開始了大規模地規劃北京和建造皇城;與此同時,他也不放松對陵墓的修建。公元1409年,朱棣當皇帝后第一次回到北京,就派人在北京附近尋找風水寶地,修建皇陵;蕦m開始興建,皇陵也開始選地,表示了他遷都北京的決心。

        明代皇陵選擇的地點是在北京昌平縣以北的天壽山南麓。天壽山是燕山山脈的支脈,山勢除北面外還向東西兩側綿延成三面環抱的形式,形成了一個南面開闊的小盆地。朱棣的長陵就坐落在這塊盆地的北面山下,坐北面南。自朱棣以后的12代明皇的陵墓都依次建在長陵的左右,形成為一個龐大的陵區,稱為“明十三陵”。明陵與以往的唐陵、宋陵有些什么不同呢?第一,明十三陵雖都是背山而建,但不像唐陵那樣以山為寶頂,開山為墓穴。明陵的墓室都是挖地而建,上覆黃土堆為寶頂,與地面建筑組成完整的建筑群體。第二,明皇陵與宋皇陵一樣都集中建造在一起,各座皇陵都自成體系。但它與河南鞏縣的宋皇陵不同的是各座皇陵既獨立又互有聯系。13座陵墓有一個總體規劃,有一個總的入口,有一條共有的神道。13座陵墓組成為一個極其壯麗而又十分完整的陵區,這是過去歷代皇陵所不曾有過的。

        整個陵區周圍約有80里,正門在南面,名為大紅門。在大紅門的前面還有一座高大的石牌坊,是陵區的標志。進大紅門,迎面是一座高大的碑亭,所謂碑亭就是專門置放石碑的建筑,平面呈方形,四面開門所以稱亭。高大的“大明長陵神功圣德碑”置于亭的中央,上面刻的是明仁宗朱高熾為朱棣作的碑文。過碑亭再往北就進入了陵區的神道。神道南端有一對六角形的石柱,往后有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六種石獸共12對,其中臥像、立像各半。石人有勛臣、文臣、武臣三種共六對,全為立像。這18對石雕像分列神道兩旁,十分壯觀。走過神道,迎面是一座欞星門,進門后又經過兩座石橋,地勢逐漸升高,道路才分向各座皇陵。如果一直往北就來到長陵。從石牌坊到欞星門,共長2600米,設置了一連串的碑亭、石雕和門座,的確顯示了皇陵特有的宏偉氣勢。

        下面著重介紹長陵的古建筑。長陵于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開始建造,11年完工,形制完全模仿南京明孝陵。陵墓建筑分前后三進院子,第一進院子在陵門與稜恩門之間,院內原有神庫、神廚和碑亭,是存放和制作祭祀用品的建筑,如今只剩下碑亭了。第二進院子即陵墓主要祭祀用建筑稜恩殿所在地,稜恩殿規模之大僅次于紫禁城的太和殿,而且大殿的柱、梁、枋等構架全部用的是名貴的楠木制作,所有立柱都是整根的楠木,最大的直徑達1.7米,這是太和殿也沒有的。大殿的屋頂也是重檐廡殿式,大殿下面也有三層白石臺基,當然從總體上講,作為陵墓的大殿不允許超過皇宮的大殿,所以在殿的大小,臺基的高矮方面都比太和殿要小。稜恩殿與太和殿幾乎建造于同一時期,二者相比,各具千秋,一個為皇帝生前服務,一個為皇帝死后享用,可見封建皇帝對陵墓建筑重視的程度了。第三進院子主要有寶城與明樓。方城明樓是一座重檐屋頂的城樓坐落在高高的城墻上,上下全部用磚石建造,樓中央立石碑,碑上刻記陵墓主人的名字“大明太宗文皇帝之陵”。明樓后面接連著寶頂,實際上是一個大墳頭,直徑達300多米,寶頂下深埋著地宮?傮w上看,一座大殿一座碑樓連著寶頂,外加若干座門與配殿組合成三進院子,這就是明代皇陵的基本格式,長陵及其他12座陵都是這樣。長陵的地宮至今還沒有發掘,但比長陵小的定陵地宮已在1956年發掘了。定陵是明代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鈞和他兩個皇后的陵墓。朱翊鈞于萬歷十一年(公元1584年)開始建陵,至公元1590年完成,前后花了六年時間,耗費白銀800余萬兩,相當于萬歷年初全國兩年的田賦收入;動用軍、工匠每天竟達三萬余人,在明陵中是規模較大的一座。在建造中間,神宗曾六次親去現場察看,可見他關心的程度?上У氖嵌甑厣辖ㄖ䦷缀醣黄茐母蓛,只剩下后院的方城明樓、寶頂和牌坊門了。發掘工作就是從寶頂下面開始的,經過幾年努力,終于揭開了這座地下宮殿的秘密。

        定陵的地宮埋在寶頂之下27米深處,平面分前、中、后殿及左右配殿共五個墓室,共1195平方米。各墓室之間都有通道及石門相聯,地宮全部用石筑造,頂部用石發券,地面鋪的是高質量的金磚。中央三個主要墓室之間的石門都設有兩面門扇,每扇門高約3.3米,寬1.7米,重約4噸。這么重的門怎樣關啟呢?聰明的工匠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將門板做成一邊厚一邊薄,近門軸的一邊厚達0.32米,而另一邊只有0.16米,這樣門的重心就移向門軸的一邊。另外,還把門軸的上下兩端做成球形,易于轉動,這樣一來門雖重,但開關起來卻不那么費力。地宮的后殿是墓室中最大的一部分,長36.1米,寬9.1米,高9.5米,靠后墻放著棺床,上面中央放著神宗的棺槨,左右兩邊是二位皇后的棺槨,四周放有裝滿各種殉葬品的紅漆木箱。在這些遺物中,最珍貴的就是皇帝和皇后戴的金冠和鳳冠。金冠全部用金絲編織,冠上有龍有鳳,龍為金制,口銜寶珠,鳳身上也布滿用寶石翠玉制成的花朵,每頂鳳冠鑲有珍珠5000多顆,寶石百多塊。此外還有金壺、金盒、金玉釵簪及大量玉圭、玉帶、玉碗等玉器;還有專門在景德鎮“御窯廠”燒制的大龍缸、瓷爐及各種瓷瓶、瓷碗;大量的絲織品,其中有皇帝穿的繡有12個團龍的龍袍;皇后穿的百子衣,上面繡著松、竹、梅、石、桃、李、芭蕉、靈芝等八寶和形態生動的百子圖。定陵地宮出土的文物共有3000多件,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

        (2) 清東陵與清西陵 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是清朝開國的兩位皇帝,他們在世時雖然還沒有取得全國統一,但是已經認識到,滿族如果不吸取漢族的先進文化和統治經驗是無法統一天下和維護封建統治的。所以他們很注意召用明朝的降臣并委以重任,細心學習明朝的各種制度和法律。順治皇帝入關后,更全面繼承明制,使用了紫禁城的全部建筑。在陵墓建筑上,順治帝也學習明皇陵的經驗,親自在北京東郊的燕山之下選定了陵址,開始建造了清孝陵。之后,順治皇后的孝東陵、康熙的景陵相繼建成,形成了一個陵區,稱謂清東陵。東陵完全模仿明十三陵,各陵既獨立又有統一的規劃。清孝陵在諸陵中規模最大。它的前面有一座大石牌坊,進大紅門后,有碑亭及長達500米的神道、欞星門。這條神道突出在孝陵之前,有點像是諸座皇陵共同的前導。

        有了河北遵化縣的清東陵,為何在河北易縣又興建了一個清西陵呢?這事的起因還在于雍正皇帝。他原在東陵已經為自己選定了陵址,但工程還未開始,他又變了卦,硬說根據精通風水之人的再三審議,以為東陵這塊選地雖大而形局不全,土中又帶砂質,實不可用,又在易縣境內的永寧山太平峪尋得一塊吉地,據說這才是乾坤聚秀、陰陽會合的寶地。當然易縣與東陵祖墳相去數百里,這樣是否與古制相悖,他要諸大臣評議;实垡宦暳钕,諸臣哪敢說個不字。他們引經據典,說明歷代皇帝建陵也有相距四五百里的,而且遵化與易縣都離京城不遠,可稱為并列神州等等。于是在易縣太平峪修建了雍正帝的泰陵,打破了“子隨父葬,祖輩衍繼”的制度,開辟了清代的另一陵區,稱為清西陵。乾隆皇帝本應追隨父親在西陵建墓,而且確也選定了墓址,但他考慮到,子孫后代都如此效法葬在西陵,則東陵勢必冷落而荒蕪,所以決定還是將自己陵墓建在東陵。并為此立下規矩,說明他的兒子應在西陵建陵,他的孫子應在東陵建墓,這樣陵雖分東西,但一脈相承,形成父在東陵,子在西陵的分葬格局。這規矩傳到乾隆的孫子道光皇帝時就遭到了破壞,本來他應葬在東陵,花了七年功夫已經建成陵墓,但他硬以地宮浸水為由,將陵拆遷至西陵。到了同治皇帝,按次序應葬西陵,但當時垂簾聽政的慈禧硬下令要把她兒子的墓改建在東陵,隨他的父親相葬。所以,所謂祖宗的規矩,有權的皇帝也是可以輕易破壞的。
      陵墓地面上的雕刻
      中國古代建筑,尤其是早期的實物,如今留存下來的很少。有些史書上記載描繪得很具體的重要宮殿,例如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宮、唐代大明宮的含元殿、北魏洛陽的天寧寺塔都已蕩然無存,見不到它們的宏偉形象了。其原因除了封建皇朝歷代更迭,遭到人為的破壞以外,主要是這些建筑為木結構,很容易毀壞。相比之下倒是古代的陵墓建筑比較容易保存下來,因為它們多為磚石結構,而且一部分埋在地下,尤其陵墓建筑中的磚石雕刻,留存下來的更多。這對于我們認識古代建筑中的雕刻藝術,提供了很有利的條件。

        前面已經介紹過,自東漢開始,石雕在陵墓建筑中已被廣泛地應用。石闕放在陵墓的最前面是重要的入口標志;其后是系列的石雕,有獅、辟邪、虎、牛、馬、駱駝、羊等成對地布置在墓道兩旁,組成為陵墓建筑不可缺少的神道部分。到唐代,神道兩邊又增加了石人,有文臣、武臣,還有外族的藩王像。陜西乾縣唐乾陵神道的石人石獸共有110余尊。以后的宋、明、清各代的皇陵都有這樣排列成行的石雕,F在我們選擇石雕中常見的幾種加以介紹。

        (1) 石柱 又稱石表、望柱、神道柱,多置于神道的前面。最典型的是北京西郊出土的漢代秦君墓石柱和南京市郊南朝時期蕭景墓墓表。它們的形式是由柱礎、槽柱、方版、束柱、蓋盤和蹲獸幾部分組成。方版上刻有墓主人的職位和姓氏,所以石柱是陵墓的一種標志。在柱礎和蓋盤部分都雕有獸形和蓮花的圖像,柱身下段是槽柱,這種形式在我國古代很少見到而是古希臘、羅馬建筑中常見的一種柱身形式,這反映了此時融合吸收了西方文化藝術的特征。在唐、宋、明、清各代皇陵前的石柱,形式有了變化。槽柱和方版不見了而改為六面或者八面的柱身;頂上的蹲獸不見了而代之以圓柱形的柱頭;下部的柱礎也多用了須彌座形式的基座;柱身滿布云紋,柱頭雕有龍紋;整體造型比前代的簡單。

        (2) 石獅 這種出現在重要建筑門前的獸中之王,自然在陵墓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石獸,幾乎在所有陵墓神道上都能見到它的身影。石獅作為大門入口的守護神獸,有時并不在神道左右而蹲在陵寢建筑大門的兩邊。

        在江蘇南京郊區南朝陵墓前的幾座石獸是如今留存下來的古代石雕中的精品。蕭景墓前的石獸名辟邪,實際上也是一種獅子的造形。它體形碩大,兩側雕有飛翼,取名辟邪,有辟除邪惡之意。在雕法上,它不追求獅子的細部刻劃而用簡潔的手法突出整體的動態。獅子四肢著地作站立狀,胸部向前挺出,頭部往后向上微昂,張嘴吐舌,身體比真實的大,四肢比真實的短而粗壯。它用夸張的手法力求表現出獅子的雄偉和力量,這就是中國古代造型藝術所講求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特征。西安附近唐順陵、乾陵的石獅(圖11),在造型上繼承了南朝風格,不著重獅子細部的刻畫而力求表現出獅子整體的神態。蹲立在座上的獅子,前肢直立,腳爪扣地,仿佛入土三分,具有一種充分的力量感。河南鞏縣宋陵前的石獅,在形態上更接近真實的獅子了,細部刻畫比以前具體,頭上身上的卷毛,脖子上帶的項鏈、鈴鐺都有清楚的表現,但在總體神態上卻不如唐和南朝的作品。明、清兩代陵墓留下了大量石獅,體量上有大有小,雕法上有粗有細,在獅子神態的表現上多種多樣,但在總體氣勢上都不如早期石獅子那樣生動而有力。

        清代陵墓與前代不同之處是開始為皇后另建陵墓。朝廷明文規定:皇后死于皇帝之前則隨皇帝同葬于帝陵,所以不少帝陵建好后是皇后先葬進去的。如果皇后死于皇帝后則在帝陵附近另建皇后陵,其規模要小于皇陵。慈禧太后兩朝聽政,大權在握,她自然不甘心于后陵的規模,所以下令將已建成的她的陵墓的三座殿拆除重建。重建后的稜恩殿及左右配殿的梁柱和門窗全部都用名貴的黃花梨木和楠木制成,在木梁柱上不用一般的油漆和彩畫而全部用金粉在原木上直接繪制龍、鳳、云、壽字等圖案。在三座殿的里外彩畫中,金色的龍就有2400多條,至今仍金光閃爍,保存完好。在三座殿的三面墻上鑲有30塊不同大小的雕花磚壁,全部用磚砌出“五蝠捧壽”和“卍字不到頭”的圖案。所謂五蝠捧壽是五只蝙蝠圍繞著一個幾何形的壽字,卍即萬字,這種花紋連續組成沒有結束的邊頭,取其富貴不到頭的意思,這些裝飾都是象征著福、壽與吉祥。在這些磚雕的表面全部用赤、黃二色的金葉貼飾,它們與梁架上的金色彩畫上下交相輝映,滿堂金色,光彩奪目。殿內這樣豪華的裝飾還不夠,在稜恩殿的臺基欄桿上還雕滿了龍鳳的紋樣,在周圍69塊欄板的兩面共有138副“鳳引龍追”的圖案,鳳飛翔在天上,龍追隨于其后;欄桿上的柱頭,一般宮殿建筑往往雕刻著龍或鳳紋,一龍一鳳相間排列,但在這里的74根柱頭上,全部都是鳳凰穿云的雕刻,而在柱身上則雕有一條升龍出水的圖案。這種鳳在上龍在下的雕飾在別處還未見到過,這真實地反映了這位皇太后凌駕于皇帝之上的權力。東陵規模雖不大,但它前后修建的經過和這樣豪華的裝飾,說明了慈禧太后的窮奢極欲和腐朽的本質。
       陵墓地下部分的雕刻
      古代陵墓地下的雕刻品因為保存得完好,所以比地上的雕刻數量更多,形式更豐富多彩,為我們提供了一大批藝術珍品。

        早期的墓葬中能見到的雕塑品最大量、最精美的要算秦始皇陵的兵馬俑了。這是一種用土塑造然后燒制成的陶器,從已經挖掘出土的數以千計的兵馬俑中,可以分為弩、步、車、馬四個兵種。它們排列成整齊的隊列,大小與真人相近,粗看形象相似,但細觀卻神態各不相同。更有意思的是每一件人俑都分解為頭、手、軀干、足等七種部件,分別塑造燒制,然后組裝成整體。這種大規模生產的方式反映了秦代雕塑的高度技藝水平。這數以千計的兵馬俑還只是始皇陵區的一小部分,而且還只是陵墓地宮外圍的殉葬區域,真正地宮中的精品想必會更加令人驚嘆。

        漢代的地下墓室都用磚或石為結構,形式多采取板梁式,即墓室的墻和頂全用大塊的石材和磚構筑。磚長約1.5米,寬0.6-0.8米,厚0.2-0.3米。后來為了便于制造,墓室的頂改用拱形券或者小塊磚層層疊出的結構。這個時期的墓室里,石和磚的表面多有雕刻作裝飾,稱為畫像石和畫像磚。雕法是用刀在磚石表面刻劃出印,沒有高低起伏者稱為線雕,雕出高低層次者稱為淺浮雕。雕刻的形象有人物、植物、獸類和建筑,表現的內容多為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如宴客、打獵、放牧、出行、收租等;也有表現當時流行的神話故事情節,市俗生活如播種、收獲、煮鹽等勞動的場景。這些雕刻有的構圖緊湊,雕刻細致精美;有的雖比較粗獷,但卻十分生動雅拙,為今人留下一批古代民俗生活和藝術的珍貴資料。

        宋代皇陵至今沒有發掘。在已經發掘的一批宋、遼、金墓穴中,使我們見到了另一種風格的雕刻作品。散布在河南、山西一帶的中小型墓室多為磚筑,墓室不大,有的只有二米見方。它們的特點是把墓室四壁裝飾成墓主人生前的環境,例如山西侯馬市的董海墓和董明墓都建于

        金代在墓的四壁表現出墓主人的住宅形象,每面都是三開間的房屋,有門有窗;墓主人夫妻端坐正面桌子兩旁,桌上放著食物、花卉;有的還有戲臺,臺上男女戲子正演著戲曲。所有這些形象全部都用磚雕刻而成,連建筑上的立柱、橫梁、屋檐下的斗拱,門窗上的花格裝飾都一一表現出來,甚至小戲臺上的人物表情都有細致的刻畫。置身墓中,仿佛又回到真實的生活環境之中。這種世俗化的表現手法是這一時期墓室建筑的特征。

        明、清兩代皇帝陵墓地宮的發掘又使我們看到了另一種陵墓建筑的雕刻。明定陵地宮第一次向我們揭示了地下宮室的宏偉面貌,但定陵地宮的裝飾雕刻不多,而真正顯示地宮雕刻藝術的還是清東陵的裕陵地宮。裕陵是清代乾隆皇帝陵墓。乾隆當皇帝60年,活到89歲,自稱為“十全老人”,裕陵地宮的規模和雕飾的確反映了這位盛世皇帝的志得意滿。地宮為石筑,進深54米,面積有372平方米。整座地宮的四周墻壁和宮頂都雕滿了佛教內容的裝飾;四道墓門,八塊門扇都是由高三米,寬1.5米,厚19公分重達三噸的青石制成;每扇門上各雕有一座菩薩立像。他們頭上戴有蓮花瓣的佛冠,耳戴佩環,上身袒胸露臂,肩上披著飄舞的長巾,雙手還掐著西蕃蓮,下身穿著長裙,腰上系著長長的垂珠菊花,赤著雙腳,立在出水的芙蓉花上,面目脈脈含情,體態輕盈端莊,在高起的雕像周圍裝飾著淺浮雕的卷草紋。在主要的地宮墓室里,頂部刻有三大朵佛花,花心由佛像和梵文組成,外圈有24個花瓣。在墓室的東西壁上雕刻有佛像和象征著吉利的八寶圖案。在四周墻上刻滿了印度梵文的經文和用藏文注音的番文經書,梵文共647字,番文294645字。所有這些菩薩像、經文、裝飾圖案都妥貼地安置在地宮的墻上頂上,布局緊湊,雕刻細膩,整座裕陵地宮成了一座地下的佛堂。

      上一篇:古徽州民居建筑特點

      下一篇:北京西斜街的胡同和四合院

      更多關于 中國古代建筑陵墓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