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垕古鎮在宋代因為出產鈞瓷而聞名,神垕古鎮位于河南禹州,神垕古鎮原名神后,神垕被四次皇封,被譽為中國鈞瓷之都,已經有1000年的歷史了。
神垕故址原是肖河兩岸五個古老的村莊(二道街、寨子莊、朱園溝、茶葉溝、老窯坡),因神垕盛產瓷器,窯多火旺,水相應缺少,五行運轉不靈,水火不能平衡,用水命地名以示天上水配地下火,以水濟火為青!兑捉洝酚性疲骸八鸺葷,大器乃成”也有人說商湯在禹州三峰山祈雨有功,當地居民為紀念他,尊商湯為神垕,將神垕取為村名。
明朝永樂二年,此地獲瑞獸騶虞,皇帝下旨,于大劉山前建白虎廟,山后建騶虞橋,廟前廟后,神前神后,神垕之名就演繹而出(此處為史學猜測,并無定論)。神垕之名始自何時,亦無從查考。據明永樂三年(1405年)《鈞州神垕山神廟碑》文中記載:“……神垕山在鈞州之野……永樂二年秋,有瑞獸出焉……即 《瑞應圖》所稱騶虞是也……御制金敕,加錫禮以褒焉。內外群臣拜表稱賀,而茲山之名,一旦播于天下矣!竺饔罉啡昵餁q次乙酉周世子奉敕撰!庇纱丝 知,神垕之名,在明永樂三年,即1405年之前已經確立。
唐宋以來隨著陶瓷業的興起,這五個村莊逐漸連成一片,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神后鎮(起初名)。鄉鎮四周蘊藏著豐富的瓷土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宋時有人把神后鈞瓷送往汴京,宋徽宗一見,喜不自勝,反復觀賞,連稱:“絕妙,奇珍!”忙問產于何地,侍臣奉告產于神后。宋徽宗說:“神后出此珍寶,應以土為上!彪S提筆在“后”上加了一個土字,因此,神后就變成了“神(上土下后)”。
到南宋時期,宋高宗趙構登基后,認為把山下的土捧到頭頂上,以土壓人不好,于是又把“土”字搬到下邊,改為“神垕”。
到了清朝,慈禧太后鑒賞鈞瓷,聽到了關于“垕”字變化的故事,同樣認為把土捧到頭頂上,以土壓人不妥,但踩在腳底下也可惜,不如背起來好,這樣神垕又變成了神“垢”。還有一說,后字原為“垕”字,下面有土墩,明穆宗朱載垕即位,為避諱,將“垕”字的土墩去掉,寫成“神 后”。到清朝恢復原名,又寫成“神垕”。后來一直沿襲習慣用法,仍寫成“神后”。
在中國天文史上,并無“神垕”這個星 名,否定了“神垕”是星名的傳說,其它傳說都無史可考。只有《唐六典》中記有“神垕”是十二月神之—,因它屬水,神垕窯多火盛,用它命名,達到水火平衡。 神垕之名可能由此而來。
神垕古鎮老街兩旁鱗次櫛比的民宅無論名字、歷史、建筑都是神后的一大傳統特色。這些民宅的第一大特點,都是一進三或一進五的“深宅大院”,每個院落人口少則數十口,多則上百口。第二大特點,大多數院落都是以一個姓氏聚居,這是因為歷史上多次戰亂和自然災害,人口大幅減員,從明代開始的多次移民,經過幾百年的繁衍生息,大都成為大戶人家,每個院落一個姓氏,最多的已經發展到幾千人,因此,大多數宅院都是以姓為院名,如白家院、霍家院、溫家院,辛家院等。第三個特點是建織結構,一般人家都是深宅大院,望門富戶,均是門第高大,布局對稱,雕梁畫棟,磚雕、木雕、石雕細致精美,是明清式建筑風格的典型代表。建織結構
白家大院
白家大院,座南向北,高門臺,走馬門樓,石雕門墩,木雕門額,五脊六獸,有影壁。磚圈垂拱二門,六階兩層上層,由右山墻可達后院,磚雕、木雕、石雕及房頭小飾物,特別是主房屋瓴均為磚雕牡丹,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溫家大院
溫家大院,座北向南,由一個主院和一個跨院組成,主院為一進五院落,大門左側客房屋雕梁畫棟,寬敞明亮,是主人會客的重要場所。主房又稱上房屋,為五間兩層清式建筑,高大氣派,整個院落結構嚴謹、錯落有致。院內有古井、側門、便道、過庭,是封建社會達官貴人進入神后的接待驛站。
霍家大院
霍家大院,座北向南,高門臺,走馬門樓,一進三宅院,進入大門有北影壁、西影壁,垂花門,過屋、上房及廂房均為廊柱式磚木結構,屋門、窗欞木雕精美,天花板、木隔扇做工精細、彩繪鮮美。
辛家大院
辛家大院,位于西大街,座北向南,一進三院落,現保存有大門、過門、主房和廂房,主房為三間三層,鐵裹門,石窗,安全防火性能好。
鄧禹樓
鄧禹樓(基本原貌),原是東漢大將鄧禹屯兵神后時的住處,一進三的宅院。前院很小,有門樓一間,臨街三間,西廂房一間。二門為垂拱門。進二門后,西廂房是青磚灰瓦,石雕窗欞;東廂房是一座紅石炮摟,高三層,每層均有磚雕石窗;上房是高臺階,三層樓。保存完好,經明代重修。
轉角樓
轉角樓(基本原貌,頂部坍塌),座東向西,是一個占地數畝的四合樓院。二層門樓,雙扇大門。進門后,依門欞作梯可登上二樓。從門樓向北、向東、再向南、再向西,不用下樓,可轉大院一周。大院之內,樓上樓下住著幾十戶人家,便于聯防,互為照應,可防匪、防盜。這是北方地區不常見宅院格局,很有歷史研究價值。
此外還有苗家祠堂、楊家大院、王家大院、苗家院、郗家院等多處古民居,都具有不同的建筑風格和特色。
神垕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