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在中國傳統佳節中僅次于春節。在中國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因為這一天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大最圓最亮的時候。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團圓節”,是流行于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
從古至今人們都有中秋之夜飲宴賞月吃月餅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在香港,過了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一次,名為“追月”。因為中國古代有嫦娥奔月的傳說。
中秋節是遠古敬月習俗。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漢代則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晉時已有中秋賞月之舉;直到唐代將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游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來,使之充滿浪漫色彩,賞月之風方才大興;北宋,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并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之類節令食品。中秋節的相關活動有:1.流傳月亮、嫦娥、玉兔、吳剛等傳說;2.舉行祭月儀式;3.吃月餅;4.祭祀土地生日;5.做占卜活動;6.送瓜祝子;7.在中秋進行賞月、斗蟋蟀、養蟈蟈等活動。中秋節期間的主要制作工具及作品包括:月亮神馬、月餅模子、月餅食品、兔爺、蟋蟀罐、蟈蟈籠等。
中秋節的最大特征是將人與自然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天上。中秋節時正當農業豐收的季節,月餅和瓜果既是祭神媒介,也是人們慶祝豐收美好心情的具體象征。
中秋時節,人們在追求花好月圓美景的同時,加強了親情關系,因此這一傳統節日對建設和諧社會有重要價值。
中秋節符合中國傳統理念,父母在不遠行,體現了中國的孝道,一家人團圓合家歡聚的節日。2006年中秋節申請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