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12 月底,略陽文史學者馬愛平,康懷軍在當地村民閆永宏的帶領下于略陽金家河寒峰村三臺巖清溝發現清朝嘉慶六年古墓一所,其碑保存完整,雕琢精良,字體端莊大氣。經查,乃為清乾隆朝康公維新(字配命)老先生墓所。而且親筆題寫銘文的就是清朝嘉慶三年進士,吏部候銓,儒學訓導楊曰恭先生。尤其令人驚奇的是,碑文中記載了一段略陽本地史料從未記錄的信息:“(康維新)祖籍武功狀元對山之苗裔也”。碑文中“武功狀元對山”就是明朝武功縣狀元康海,其號為“對山”。根據這個信息,馬愛平等在繼續考證文物線索,查證歷史資料的基礎上走訪調查了金家河寒峰村康家莊一代康姓村民后,認為在此生活的康姓人即明朝陜西武功縣狀元康海(號對山)的后裔。
據考:康海(1475--1540 )明代狀元、秦腔鼻祖、史學家、文學家、戲劇家。字德涵,號對山、沜東漁父,西安府武功縣人(今陜西省武功縣武功鎮滸西莊人)。弘治十五年(1502 ),康海28 歲參與會試,順利通過殿試對策稱旨,遂登進士第一,大魁天下,任翰林院修撰、充經筵講官。武宗時宦官劉瑾敗,因名列瑾黨而免官?岛R栽娢拿忻鞒扒捌咦印敝,與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王九思、王廷相號稱“七才子”,亦即文學史上的明代“前七子”?岛2粌H以他創作的詩文以及雜劇而聞名,成為明朝中期“七才子”的核心,而且在官場上剛正不阿,藐視權貴,頗具秦人風范。所著有詩文集《對山集》、雜劇《中山狼》、散曲集《沜東樂府》等。尤以《武功縣志》最為有名,明、清時皆推第一?岛>幾氲摹段涔h志》體例嚴謹,全書僅兩萬余字,明王士禎和清王阮亭評說:“文簡事核,訓詞爾雅!薄端膸烊珪偰俊贩Q贊:“鄉國之史,莫良于此!笔呛喼绢愋偷拇碜髌,對后世有一定影響后世編纂地方志,多以康氏此志作為楷模。
康海是歷史名人,在陜西武功縣當地有狀元墓、狀元樓等大量古跡存在,關于狀元康海的民間傳說也枚不勝舉,而且當代著名作家薄厚歷時五年創作,展現“秦腔鼻祖”康海傳奇人生的歷史紀實長篇小說《翰林風雨·康海傳》一經發表便在文學界引起轟動,掀起一股“康!睙。今日在略陽發現康海后裔以及略陽始祖的墓所和碑銘,對于研究康海文化以及由“名人文化”而至推動略陽地域文化的產業發展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詳見,馬愛平著《略陽金家河清溝康氏族譜考》)
附康公維新碑銘文:碑之為義記也,何記乎?爾記先世之德以垂不朽耳。亦記其脈絡,傳世遠年深□□,所追敘耳。公諱維新,字配命。祖籍武功對山之苗裔也。生子二人,長安仁,此學仁□。故于公后。安先妣三日而終,體義承重孫也。憶公之生:幼而好學,壯入廩庠,忠厚正直,拗言□□,守先待后,樂育英才,堪為梓里,儀行斯文,羽翼者也。妣雷孺人,幽閑□靜,淑性溫恭□家,人著其賢。公歿于乾隆三十五年之冬,享壽五十有六。妣,歿于嘉慶四年之春,壽八旬,□□合葬于清谷。先人之兆,爰為銘曰:山明水秀龍虎脈接,桂茂蘭芳培彼實葉。
歲進士吏部候銓儒學訓導門生楊曰恭填諱并題。
承重孫康體孔,康體義,康體信立。
嘉慶六年歲次辛酉十月二十八日之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