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張”是中國民間藝術品泥塑的代表手藝人,如今泥人張已經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張家人已經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可是為了泥塑“泥人張”五代人歷經100多年的起伏,墨守這份中國傳統文化技藝。
泥人張五代傳人
第一代“泥人張”張明山
1826年,張明山生于晚清。他的一生充滿傳奇,入津門、進皇宮、旅上海,仿佛每一段際遇,都是為了成就“泥人張”的獨一無二。清朝道光年間在天津把泥人捏成傳奇的民間藝人張明山,津門百姓贊嘆他手藝精妙,“捏嘛像嘛”,在1844年張明山18歲時,喊出了這么一個響亮的名號。
第二代“泥人張”張玉亭
第二代傳人張玉亭當了家。宅子后院住人,前院就是作坊。那時的作品,多是祖孫分工合作的結晶:張玉亭負責主要的塑造和人物把握。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后,“泥人張”這門民間藝術才重新受到重視。
就在天津解放的第二天,軍管會有位領導來到了韋陀廟東街3號,說,新政府是扶植民間藝術的,1950年,年逾八旬的張玉亭被調入天津文史館做了館員。如果說父輩張明山的“真”是將寫實做到極致,那么張玉亭則讓“泥人張”有了更大的發展。61歲時,正值舉國軍閥混戰,張玉亭完成了名作《鐘馗嫁妹》。1994年和1996年,俄羅斯和扎伊爾分別將《鐘馗嫁妹》印成郵票,許多西方人把這當成中國第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藝術作品。
第三代“泥人張”傳人張景福、張景祜
第四代“泥人張”傳人張銘、張錩
第五代“泥人張”傳人張乃英、張宏岳
1950年,張景祜被調入北京,進京后當上了全國政協委員。而張景福的后人則留在了天津。從此,“泥人張”家族開始分居兩地。
在天津,“泥人張”的另一種故事也在續寫。由張景福的后人張乃英、張宇父子一手支撐起的“泥人張”美術館,用它朱紅色的大門迎來送往著對這門藝術心存好奇與敬意的人們。
“泥人張”泥塑藝術品特點
“泥人張”泥塑藝術品特點是不加支架,完全靠泥巴塑成,作品的成敗,泥巴是首要因素。沙太多,泥人易開裂;沙太少,泥人又立不住。判斷泥巴的含沙量,“泥人張”有祖傳的秘方:取水入泥攪拌濾洗,然后把一小塊泥巴搓成條,讓泥條自然下垂,若能自如地在手心里盤上兩三圈,這泥巴就算過關了。
洗完的泥巴還要錘砸,邊砸邊把棉絮加入泥中,一直砸到泥內、外部都看不到棉絮,只有將泥掰開才能看到均勻的棉絲為止。砸完的泥巴叫“熟土”,還要用濕布包上,“醒”上一段時間才能用。當年最好的熟土要保存三年才能使用,這樣制作出來的作品絕對不會開裂。
捏泥人,手上功夫最要緊。一個泥人的完成,八成功夫在十個手指上,手指達不到的部位才用“壓子”幫忙。捏完的泥人需放在陰涼處風干,數天之后才可打磨上色,這樣,一件傳統的“泥人張”作品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