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戲由一種在山東淄博民間小戲發展成為有獨特曲牌、音樂的大戲,在全國傳統戲種中獨樹一幟。2000年4月20日,全國稀有劇種鷓鴣戲研討會在臨淄上河村召開,國家、省、市各大媒體先后進行了報道。2006年12月,鷓鴣戲被省政府公布為全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考證,鷓鴣戲起源于清乾隆年間,到現在有300多年的歷史。據傳,嶗山碑志載:清乾隆年間,有一女子因為婚姻不幸而到嶗山云海庵出家,成為帶發尼姑,在長期的修行中,聽到鷓鴣鳥的鳴叫,久而久之,從鳥啼中悟出了一種聲腔,用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眾人聽后交口稱贊,在傳唱過程中逐漸演變成為鷓鴣調—鷓鴣戲的雛形。為將此劇傳承下來,該尼姑來到孫家莊(后改名為上河村)住了下來,每天在槐蔭樹下傳授此戲。孫家莊的人聽了以后覺得非常美妙,把尼姑留在該村讓其精心傳授,后來周圍的村民都學會了鷓鴣調,他們是鷓鴣戲的第一代傳人。
鷓鴣戲的鷓鴣戲的主要樂器有鷓鴣胡、二胡、三弦、月琴。音樂伴奏以打擊樂為主,幾乎每一句都有打擊樂,在演出的開頭與收尾都用打擊樂,即“開始――打擊――伴奏――打擊――結束”。鷓鴣戲打擊樂占重要地位,《有一封書》《速通》《三補裹》《緊三緊》等。
鷓鴣戲是非常貼近其流傳地域環境的一個戲種,保持了原始自然的本色,質樸而深情,在興致高漲之余又有一種哀婉幽思的感覺,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鷓鴣戲的服裝、化妝、表演形式上同京劇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唱腔和伴奏樂器,其唱腔分為15個曲牌,并且獨成體系,主要有勻板、慢板、老生勻板、老旦調、急杠、慢杠、娃娃腔、悲腔、抱娃娃、刨、茉莉花調、蓮花落、十到黑、親家斗調和姜二青調。唱腔的特點是拖音,即在上句與下句中間加上“唉”拖音,每一句唱腔的中間(特別是勻板)都帶有拖腔,拖腔有悲調也有喜調,如同鷓鴣鳴叫,如同鷓鴣鳴叫婉轉悠揚,清脆嘹亮。
鷓鴣戲最初唱的是民間小調,后來發展成小戲種,內容以小戲為主,吸收了京劇等大戲的精華以后,開始排演《穆桂英征南》《太公傳》等大戲,成為獨具風格的品牌大戲。精品劇目有:《胭脂》《龍寶壽》《采茶奇案》連臺戲《五鳳嶺》、十臺連本戲《太公傳》《粉紅江》《羅通掃北》《穆桂英征南》《狀元打更》《楊排風》《寶蓮燈》等五十余部。
鷓鴣戲的念白既有臨淄方言的特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又吸收了京劇等戲種的念白精華,所有念白腔調全部押韻,大氣、規整,帶著獨特韻味,鄉土氣息濃郁,深受群眾喜愛。
鷓鴣戲的服裝除了經專家論證、現在僅存的清嘉慶年間的黃蟒、黑靠、紅靠以外,還有50多部戲曲所用的全套服裝。
鷓鴣戲現有文檔資料有影視資料5套,照片、傳承記錄等文獻資料15套,手抄劇本56本。
山東淄博傳統戲種鷓鴣戲
來源: 瀏覽 1652 次
上一篇:民間關于上古六十個神話傳說有哪些
下一篇:山東淄博傳統手工藝南仇手工扎花
更多關于 山東淄博傳統戲種鷓鴣戲 的信息
民間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