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在中國繪畫史上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奇人,在水墨大寫意花卉方面繼承梁楷、林良、沈周諸家寫意花鳥畫的風格,運筆放縱豪爽,施墨淋漓大膽,不求形似求生韻其書法取蘇軾、米芾筆意而自成一格,字體奔放,一如其人,在詩文、書畫、戲劇創作方面都造詣精深。他與解縉、楊慎并稱“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1521—1593年),明代嘉靖年間著名畫家、文學家、軍事家。初字文清,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在大寫意繪畫上以卓越的成就與陳道復并稱“青藤、白陽”,對清代“揚州八怪”及近現代寫意花鳥畫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著有《會稽縣志》、《筆玄要旨》、《徐文長全集》。
徐渭生性狂放,性格恣肆,但他在書畫、詩文、戲曲等方面均獲得較大成功。他的寫意水墨花鳥畫,氣勢縱橫奔放,不拘小節,筆簡意賅,用墨多用潑墨,很少著色,層次分明,虛實相生,水墨淋漓,生動無比。他又融勁健的筆法于畫中,書與畫相得益彰,給人以豐富的想象。
徐渭的書法和明代早期書壇沉悶的氣氛對比顯得格外突出,他最擅長氣勢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難看懂,用筆狼藉,他對自己的書法極為喜歡,自己認為“書法第一,詩第二,文第三,畫第四”。
徐渭的潑墨寫意花鳥畫,別開生面自成一家。其花鳥畫,兼收各家之長而不為所限,大膽變革,極具創造力。其寫意畫,無論是花卉還是花鳥,皆一揮而就,一切盡在似與不似之間,對筆下的四時花木,畫家運用勾、點、潑、皴等多種筆墨形態,將牡丹之雍容、紫薇之雋秀、竹子之蕭疏、霜菊之孤傲、寒梅之挺潔的神韻刻畫的入木三分,分別舒展九尺與五尺的梧桐和芭蕉,直沖畫外,不見首尾,與密如驟雨的葡萄、虬如蟠龍的藤蔓構成了巨大的張力,充溢在畫面中的縱橫之氣和豪放境界更是前所未有。他的水墨葡萄,串串果實倒掛枝頭,水鮮嫩欲滴,形象生動,茂盛的葉子以大塊水墨點成,風格疏放,不求形似,代表了徐渭的大寫意花卉的風格。豐富的運動軌跡與濃淡、徐疾、大小、干濕、疏密程度各異的筆蹤墨韻,無不具備振筆疾書的即興性和不可重復性,呈現出中國繪畫中最為強烈的抽象表現主義。這不是一般的描摹物象,而是藝術的加工,使其蘊含某種內在的氣質、精神,這種氣質、精神又使欣賞者有如臨其境之感。徐渭筆下的南瓜、菊花圖,一氣呵成,驅墨如云,氣勢逼人,同時又恰如其分的駕馭筆墨,輕重、濃淡、疏密、干濕極富變化。墨法上既呈隨意浸滲的墨暈,又見控制得宜的濃淡。
徐渭晚年以賣畫為生,但從不為當政官僚作畫,“有書數千卷,后斥賣殆盡。疇莞破弊,不能再易,至借稿寢”,!叭甜囋孪陋毰腔病,杜門謝客,其中只在張元汴去世時,去張家吊唁以外,幾乎閉門不出,最后在“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的境遇中以73歲高齡結束了一生。死前身邊唯有一狗與之相伴,床上連一鋪席子都沒有,凄凄慘慘。
明清兩代,出現過不少多才多藝的文人。不過像徐文長那樣,在詩文、戲劇、書畫等各方面都能獨樹一幟,在軍事上運籌帷幄,給當世及后代留下深遠影響的,卻也頗為難得。他能謀善斷,幾乎一己之力盡破多年的倭寇之患,晚年悉心培養出李如松這位名將,建立不朽功勛。他的詩,袁中郎尊之為明代第一,他的戲劇,受到湯顯祖的極力推崇,至于繪畫,他更是我國藝術史上成就最為突出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