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黑龍江省歷史文化、自然資源和藝術品的綜合性博物館。2006年館址建筑被國家文物局批準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黑龍江省博物館現有各類藏品62萬余件,包括歷史、自然、藝術及文獻4大系列,52個種類,其中國家一級品12754件,二級品6725件,三級品14604件。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收藏歷史文物達7萬余件,如距今1萬年的扎賚諾爾人頭骨化石、新開流遺址發掘出土的骨雕鷹首、鶯歌嶺遺址發掘出土小陶豬、亞布力遺址出土的三聯玉璧等,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國寶級文物金代銅坐龍、金代山水人物故事鏡、金代胡里改路之印、金代石雕飛天等不可多得的實物珍品,展現了中華民族多民族、多地域、多文明的文化融合和發展;而被譽為“北國馬王堆”的金齊國王墓所挖掘出土的凸顯北方游牧民族特色的絲織服飾,更是填補了我國金代服飾史的空白。
黑龍江省博物館館舍由主樓(展廳)、藏品庫、辦公樓三部分組成,總建筑面積15960平方米。其中主樓建成于1908年,建筑面積11600平方米。藏品庫房面積2949平方米,辦公樓面積1171平方米。建成初期,主樓為莫斯科商場,是哈爾濱最早的商場之一。其地上兩層,地下一層,為典型的歐洲巴洛克式建筑風格。1986年,展廳主樓被哈爾濱市政府定為一類保護建筑。
黑龍江省博物館歷史沿革
在20世紀初,隨著中東鐵路開通,一批俄羅斯學者來到哈爾濱,并倡議建立博物館。1923年成立以中國地方官員為主的東省文物研究會,將原莫斯科商場(現黑龍江省博物館主樓)改作研究會的陳列所,同年6月12日,東省文物研究會陳列所在此成立并對外開放,揭開了黑龍江省博物館事業發展的序幕。此后,黑龍江省博物館幾經更名:1931年改稱東省特別區文物研究所;1937年改稱大陸科學院哈爾濱分院(博物館);1946年日本投降,俄國人接管,改稱哈爾濱工業大學常設運輸經濟陳列館,1951年由我國接管,改稱松江省科學博物館;1953年改稱松江省博物館;1954年隨著松江省并入黑龍江省,松江省博物館與黑龍江省博物館籌備處合并,其后征集收藏大量的歷史、自然、藝術類藏品,舉辦了一批陳列展覽,定名為黑龍江省博物館。1986年,黑龍江省博物館將館藏民族文物、革命文物劃撥新成立省民族博物館、省革命博物館,并將考古發掘職能轉為新建的省考古隊。
黑龍江省博物館
來源: 瀏覽 636 次
下一篇:浙江省博物館
更多關于 黑龍江省博物館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