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博物館,位于安徽省宿州市政務中心對面,占地50畝,建筑面積1萬平米,2010年10月建成開放。建筑風格充分吸納了漢文化元素,仿漢式高臺大屋頂規制,大理石外墻,正立面鑲嵌著取自漢化像石圖案的浮雕,莊重古樸。
宿州市博物館,展陳文物700余件全館共分為三層:一層為庫房、辦公區域、臨時展廳和民間藝術館。其中,民間藝術館包括地方戲曲、埇橋馬戲、民間工藝、書畫藝術和靈璧奇石5個部分。二、三層是展示宿州歷史文化展廳,包括九州通衢、人文溯源、秦漢雄風、汴水咽喉、明清遺韻、現代風云、人杰地靈等7個部分。
宿州歷史
宿州歷史悠久,早在八千年前,先民就在這里漁獵耕牧、繁衍生息,燃起了人類文明的篝火。宿州的原始社會時代大概可分為三個時期:即新石器時代偏早階段、相當于大汶口文化時期、龍山文化時期。新石器時代偏早階段以小山口遺址和古臺寺遺址為代表,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隊《關于安徽宿縣小山口和古臺寺遺址試掘簡報》資料說明小山口遺址和古臺寺遺址的早期遺存應屬同一文化類型。經14C測定和樹輪校正,小山口早期文化分別為公元前6077~前5700年和公元前5958~前5650年,距今約8000年,是已確定的我省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具有明顯的地域文化特點,目前暫定為“小山口一期文化”,處在史前“淮河文化大系”中的源頭地位。宿州大汶口文化的遺址分布較多,經過發掘的主要有蕭縣花家寺遺址和金寨遺址、靈璧玉石山遺址、宿州小山口中層和古臺寺中層、蘆城孜遺址下層等。還有埇橋區楊堡遺址、桃山遺址、夏疃遺址、靈璧雙龍埂遺址等。龍山文化時期遺存在宿州更為密集。具代表性的有蘆城孜遺址中層、小山口上層、花家寺遺址中層、玉石山遺址上層,還有埇橋區禪堂遺址、靈璧三山蔣廟遺址、泗縣佘家臺遺址、揚臺遺址等。
夏、商和西周時期,宿州屬夷的勢力范圍,淮夷、徐夷等部落在這里繁衍生息。埇橋區五柳遺址、西上航遺址、離山鋪遺址等都是證明。帝乙、帝辛卜辭“十祀征人方”,征人方往返歷程所及地名考釋,有十余處地名與宿州附近有關,表明商代宿州地面上已有眾多城邑。
西周時期至春秋時期,宿州多為宋國屬地。春秋時期,有兩個附屬于宋國的附庸小國,即宿國與蕭國。宿國是西周初期的封國,風姓,伏羲氏之后,原在山東東平縣境。周莊王十四年(公元前683年),宋國將位于山東東平境內的宿國遷入域內作為附庸。這是作為地名的“宿”字第一次進入宿州的歷史!洞呵铩酚涊d“(魯)莊公十年,宋人遷宿” !睹骷尉杆拗葜尽吩谒拗萁ㄖ玫难馗镏姓f:“莊公十年宋人遷宿,移入封內,以為附庸,始國于此!笔拠,故城在今蕭縣西北5公里。
宿州市在戰國后期屬于楚,楚本為江淮間大國,經過與秦國的長期戰爭,其政治中心逐漸被迫自西向東轉移,楚風東漸,宋國衰微,楚國疆域擴至今蘇魯豫皖交界一帶地方,兩淮之間成為其最重要的根據地,這一地區在戰國時受楚文化的影響頗深。戰國時期楚國鑄行的異形布幣有一種是殊布當圻背十貨錢,俗稱“楚大布”。 “楚大布”在宿州屢有出土。
秦統一中國,于此廣置郡縣。在今淮河以北蘇皖交界一帶置泗水郡,今宿州市各縣區大部分屬于該郡,只有西北一隅的碭山屬于碭郡。碭郡治所在今碭山北部,泗水郡治在宿州北部。秦代置縣有:符離縣(治所在今埇橋區東北),蘄縣(治所在今埇橋區蘄縣鎮);取慮縣(治所在今靈璧縣高樓鄉潼郡村);僮縣(治所在今泗縣駱廟鄉潼城村);蕭縣(治所在今蕭縣西北5公里);下邑縣(治所在今碭山縣城東)。秦末,這里發生了大澤鄉起義和楚漢戰爭。
安徽省宿州市博物館
來源: 瀏覽 879 次
上一篇:安徽省巢湖市漢墓博物館
下一篇:偽滿皇宮博物院
更多關于 安徽省宿州市博物館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