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小吃很多,其中最接地氣的小吃就是八大碗。老北京民間“八大碗”的是大碗三黃雞、大碗黃魚、大碗肘子、大碗丸子、大碗米粉肉、大碗扣肉、大碗松肉和大碗排骨。在匱乏的年代,能吃上魚和肉的年景少之又少,而且八大碗相當解饞,所以喚起很多老北京人的回憶。
現在人們生活好了,老北京的小吃八大碗已經成為民俗了,吃八大碗多的是回憶和回味!鞍舜笸搿北椴即蠼媳,而老北京“八大碗”獨具特色,在老北京胡同里流傳著“流水的八大碗,鐵打的燒肉”順口溜。
老北京的八大碗分為粗八大碗和細八大碗和清真八大碗,“細八大碗”,即熘魚片、燴蝦仁、全家福、桂花魚骨、燴滑魚、川肉絲、川大丸子和松肉;
“粗八大碗”,即炒青蝦仁、燴雞絲、全燉蛋羹蟹黃、海參丸子、元寶肉、清湯雞、拆燴雞和家常燒鯉魚;
”清真八大碗”,自大廠傳入,即清燉羯羊肉、紅燒牦牛肉、清蒸香帶魚、酸辣湯里脊、牛丸燒白菜、煙筍燜豆腐、壹品八寶飯;
簡版“清真八大碗,即燉牛肉、燉雜碎,胡蘿卜、長山藥、海帶、醋熘白菜、粉條、丸子、炸豆腐等。
清代流行“滿族八大碗”,它來自關外,即雪菜炒小豆腐、鹵蝦豆腐蛋、扒豬手、灼田雞、小雞珍蘑粉、年豬燴菜、御府椿魚和阿瑪尊肉,它制作方便,易儲存,行軍打仗取勝后,常以它祭祖,并交士兵分享。因制作粗放,隨著定鼎中原,又出現了“粗八大碗”,即炒青蝦仁、燴雞絲、全燉蛋羹蟹黃、海參丸子、元寶肉、清湯雞、拆燴雞和家常燒鯉魚,到后來,又出現了“細八大碗”,即熘魚片、燴蝦仁、全家福、桂花魚骨、燴滑魚、川肉絲、川大丸子和松肉。
八大碗只是概數,而不是一定是八碗,而是主菜八碗,涼菜、主食不計,有時另以小菜名義增加炒蔬菜,頭批入席的多是貴客,加菜情況常見,只是“八”有“四平八穩”的含義,所以老北京人比較喜歡叫八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