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封建王朝的古代帝王登基在位后都有年號,皇帝駕崩后都有廟號和謚號,那么謚號是什么意思呢?
謚號是什么意思
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研究表明,遲至周穆王前后,給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謚號的做法已比較多。古代除對帝王可以稱呼其“謚號”外,稱呼大臣、學者名流的“謚號”也是一種尊重的稱呼;有些人的謚號由于經常被后人稱呼,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后期,賜謚權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決于“圣裁”。帝王的謚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謚號則由朝廷賜予。
謚號是什么意思?謚號中國古代帝王、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此外,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一些鄰近國家亦有使用謚號。
謚號死了才有,用于評價。
不光皇帝有,大臣也有。
蓋棺定論,總得有個評價。
后人(一般是公允的集體討論而來)給你的評價就是你的謚號。
后世皇帝謚號字數膨脹,且幾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孫都會給父祖上美謚,故謚號實際上無法顯示皇帝評價,廟號反而取代了謚號起到蓋棺論定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