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寧《郊原牧馬圖》又稱《八駿圖》,畫面上八匹駿馬散放于郊外曠野之中,或臥,或立,或吃草,或嬉戲,自在悠閑,放牧者在樹下休憩觀望。放牧題材的畫作不是對單匹馬的寫生,而是綜合、融匯了各種馬匹的形象,所以在創作過程中畫家更能充分地發揮想象力,使馬匹顯得活潑自然、生動有趣。
畫家借助了西方追求如實表現物象體積感和立體感的繪畫技巧,將馬的各種姿態刻畫得活靈活現,甚至連毛發的光澤也清晰地呈現在觀者眼前,令人有呼之欲出之感,這是中國藝術史中以郎世寧為首的“海西畫派”所獨有的藝術風格。圖中背景的樹木、山石、花草全用明暗變化來表現形態,由此判斷該畫應是郎氏在雍正年間所創作,因為到了乾隆時期,在郎世寧的繪畫中往往自己僅畫出人物、鞍馬,背景則由中國畫家補繪。
駿馬是郎世寧作品中常見的繪制對象,他筆下的馬匹真實生動,更重要的是他領會了馬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象征意義。自古以來,馬是社會賢良的象征,封建帝王命宮廷畫家以馬為題材進行創作寓意著尊重社會棟梁、求賢若渴的殷切希望。郎氏以“八駿”入畫并非偶然,淵源有自。據傳古代周穆王有八匹良驥,一說是綠耳、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和赤驥(見《穆天子傳》),另一說為絕地、翻羽、奔宵、超影、逾輝、超光、騰霧、挾翼(見《拾遺記》),周穆王曾經駕馭這八匹駿馬遨游西方。于是,圖寫八駿亦有為君主歌功頌德、彰顯威儀的含義。
郎世寧《郊原牧馬圖》卷,清,郎世寧繪,絹本,設色,縱51.2cm,橫166cm。